古典音樂的原罪與大愛

- 6 Nov 2018
古典音樂對於不少人來說,代表了「扮野」、「沉悶」。相對流行曲,古典音樂的確有很多讓人卻步的特點,但終歸來說,所有的原罪皆因它的「好」而起。Netflix今年推出了一部由漫畫改篇的動畫劇集《琴之森》,以古典樂作背景,流行文化作橋樑,讓猶豫不決的我們可以輕輕打開古典音樂之門。

講古典音樂,很多人將之理解為「沉悶」,原因說穿了,就是聽太多。聽太多?沒搞錯吧?的確,特意開一張唱片來聽古典樂的人數一定不比流行曲,但這些古典樂卻無處不在,包括在咖啡店、在商場洗手間、在試場等開考的耳筒、在許多電影電視的中間,還有你被媽媽逼學琴時的樂譜上,這些歷史名曲一旦成了經典,就不斷地反覆出現在我們周圍。
不似流行曲日日有新作,古典樂之所以被稱為古典樂,就是幾百年來玩了又玩、播了又播,你再不感興趣,音符流進耳中,總會覺得耳熟能詳。即使是最新的Contemporary Classical都一樣,只要有好的作品,便立即被四方八面的廣告界、影視界等專業人士爭相使用,所以其「沉悶」的原因,歸根究柢是因為它們的「好」,實在無辜。

至於說古典樂「扮野」,好吧我會說這兩睇,首先古典作為西方音樂的根基,不論你喜歡的是流行樂、爵士或其他種種主流音樂,古典都幾乎是必修課。然而其扮野之處,在於以前在西方社會只有貴族或富豪才有餘裕去享受,沿襲下來每次音樂會都要行使許多外在高尚的架子,這我同意。不過重點是這些事你如果都不管,要欣賞古典樂也可以是一件很貼地的事。

一色真人的漫畫作品《琴之森》講的就是這麼回事,主角阿海是個住在森林旁邊的野孩子,卻是百年一遇的鋼琴天才。他的琴藝粗獷但富有個人魅力,比起第二主角修平以傳統方式訓練的一板一眼,音樂裡蘊藏的魅力是後者花費一生都不可能獲得的。故事很早就有一幕他在比賽途中把鞋子和傾帶脫掉並以奔放的姿態彈奏屬於自己的鋼琴,正正就是對傳統古典樂那種拘泥於形式與食古不化的漏弊一個明顯的反擊。

漫畫早在2007年便由MADHOUSE製作成了一部動畫電影,劇中的演奏部分更請來捷克愛樂樂團擔任弦樂配樂,以及俄裔鋼琴大師阿胥肯納吉(Влади́мир Дави́дович А́шкенази)為主角的鋼琴曲進行演奏。

今年Netflix以此電影為基調,重新製成一部24集的動畫,首12集已經上線。由於多個角色在劇集中都不乏各自表演的機會,Netflix竟然在替每個角色找專人演奏他們的音樂之時,其演奏者甚至都擁有和角色非常接近的背景,好像一位法國的漂亮女鋼琴家、一位波蘭的天才年輕鋼琴家、一位來自中國的鋼琴大師,和幾位日本的高手,活脫脫就是故事角色的真人版。
這些鋼琴家各有個性各有風格,在動畫裡演奏同一樣的曲目卻的確能奏出完全不一樣的千百種情感演繹。在這一層面上,既可說是把漫畫那流於想像的限制完全地解放出來,也同時更簡單直接地向觀眾展現了古典樂原本擁有的精彩面貌。

另一個突破之處,在於Netflix很好地利用了他們純熟的3D動畫技術,影片中角色彈奏鋼琴的部分都很大程度地用上了該技術,大量彈奏時的特寫鏡頭清楚展現了手指在琴鍵間翻飛的畫面,這對於傳統動畫製作來說極具難度的問題,都徹底地解決了。角色在畫面中真確地彈奏和按動琴鍵,或者我孤陋寡聞,但的確是前所未見大開眼界。
講到這裡,如果你還在看的話,相信你一係本身是古典迷,一係真的被我所說的觸動到。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妨找時間看看這部動畫,應該不會讓你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