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會是甚麼?光明會的目的就是要計劃統治全世界?!-【神秘學院052】

- 12 Nov 2024
光明會(Illuminati)到底是甚麼,大家有真正了解過?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開幕禮上,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包括曾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以及至今仍未解開的「鐵面王子」之謎。通常在這樣的國際盛會上,人們會選擇避免不吉利的象徵,但法國人特有的思考方式卻讓這些元素成為表演的亮點,正如沒有人會預料到在羅浮宮前會建起一座金字塔。

法學教授Adam Weishaupt創立
畢竟,法國大革命是影響整個歐洲的重大歷史事件。與許多歷史事件相似,圍繞此事件也出現了不少主流歷史學家所不屑的「陰謀論」。
「光明會」被認為是推翻路易十六王朝的幕後黑手,傳說當國王被處刑後,有人高呼為聖殿武士復仇的口號!早在1307年,聖殿武士便遭到法國國王菲臘四世和羅馬教廷的聯手剿滅,雖然他們未完全消逝,但卻在地下潛伏,組成秘密會社,靜待時機復仇,最終在400多年後得以如願以償!

這個傳說的真實性仍然存在爭議,但有幾個事實是無可否認的:首先,院長認為「光明會」確有其存在,由法學教授Adam Weishaupt 在1776年5月1日,在巴伐利亞創立。其創立宗旨眾說不一,包括為尋求社會公平和自由,也有說是為了反抗宗教、推崇理性主義,推動啟蒙思想,並希望通過光明會推廣理性和人權觀念。有部分研究這組織的專家,為避免混淆類近名稱的組織,會將他們稱之為「巴伐利亞光明會」,原因是德意志帝國於1871年統一前,南部巴伐利亞是一個獨立地區;其次,巴伐利亞光明會成立於1776年,目標是打破以王權和宗教權威為核心的封建制度,建立以理性為基礎的現代社會,最後於1786年被官方取締。

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神秘目標,但它的組織方式卻充滿謎團。光明會成立短短十年間,吸引了許多當時的知名人士加入,據說著名的成員包括德國文學巨匠,以其詩、劇作和小說《浮士德》而聞名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等,成員的共同目標是推動啟蒙思潮和社會變革,其歷史和影響力引人入勝。

歷史學家通常不願意深入探討秘密會社的題材,主要是因為難以獲取第一手資料。以中國的白蓮教為例,歷史學家只能依賴官方的打壓檔案而無法對比白蓮教自身的解釋,因此研究往往難以客觀。然而光明會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官方在取締它的同時,也保存其原始檔案,這些檔案至今仍可供研究。
那麼,如何分析「光明會計劃統治全世界」的都市傳說呢?首先,光明會曾經存在的事實毋庸置疑,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當今的光明會與其有直接的傳承關係,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何法國大革命後出現的人權宣言原稿以及美金一元鈔票上,都印有「全知之眼」這一神秘符號?這是否暗示著某個神秘組織幾百年來一直在用神秘符號宣示其存在?這個組織長期以來成為各種陰謀論的核心,自然有一定程度的理由。

關於全球統治陰謀
「全球統治陰謀」是最普遍的陰謀論之一,根據這一理論,光明會的成員試圖通過控制政治、經濟和媒體等關鍵領域,來實現全球範圍內的統治。陰謀論者認為,他們在幕後操縱世界事件,以推動自己的目標,包括「新世界秩序」的主要力量,旨在建立一個全球化的政府,剝奪國家的主權,並實行極權控制。

有些陰謀論者認為,光明會與全球金融機構,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有著深厚的聯繫,並試圖通過操縱經濟危機來增強對全球經濟的控制,此外,就是跟名人和政治家的各種連結,包括如美國總統、企業巨頭和娛樂界巨星,常常被指控與組織有關,部分更是成員之一,共同推動其隱秘目標。

光明會在公共事件中使用特定的符號和儀式,例如「全知之眼」和金字塔等,都在宣示其存在並傳遞隱秘信息,他們認為這些符號出現在貨幣、建築和媒體中,暗示著光明會的影響力,包括操縱社會運動和政治運動,以實現其目標。例如,有人認為光明會在操控環保運動、社會正義運動等,以便在表面上推動進步,實則為了其隱秘的控制計劃。

這些陰謀論雖然缺乏實質證據,但卻在社會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光明會的神秘性和歷史背景使其成為陰謀論的肥沃土壤,並引發人們對權力和控制的深刻思考,例如光明會真的影響美國大選嗎?還有大家都喜歡談論的光明咭,有機會再和各位院友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