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戰士-有關男人最現實的成長故事

- 21 May 2021
《烙印戰士》(Berserk)漫畫家三浦建太郎以54之齡離世。人世間有太多的事都只能如此有頭無尾。不知道這個結局會否才是最好的結局,但當人漸漸長大,你會發現無疾而終才是常態。

工作、朋友,甚至愛情,小時候你會認為世間所有事都應該有一種完整性。
小時候聽一首歌,聽不到最後一個音符熄滅我都會躁動不安。
但長大了,你會發覺人生就好像開一段長途車,當中狹窄的路,過去了就是過去了,用不著計較你開得有沒有太貼,因為前面的路還遠,你也無必要轉個彎回去把那條路走好一次。

《烙印戰士》陪著我走了好一段日子,誕生在1989年這命運之年,超過三十年的日子,是我唯一一部重看超過五次的漫畫。重看這麼多次,除了因為喜歡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它後期每次推出單行本,都是相隔以年計算。兩年、三年一期單行本,在買下新一期之時,我都會擔心忘記了上一期的內容所以會先把前面重溫。

這個有點像沐浴更衣的儀式,算是我對《烙印戰士》敬愛的一種呈現。《烙印戰士》之所以對我來說有如此唯一的地位,並非出於三浦建太郎出神入化的畫功,當然這原本就是漫畫成為殿堂的一大主因。但是對我來說,《烙印戰士》的世界觀卻同時對我影響深遠。

不同於一般戰鬥漫畫,主角格斯走的路從來不平坦,長年被排擠被欺負,到終於找到能容納自己的地方,卻又被最敬愛的同伴出賣,連同其他自己所愛的人都被害。主角斷了手、盲了一眼,只能獨個兒踏上一邊逃亡一邊抵抗的路。

明白到生命中沒有誰能讓你依靠,於是你就只能「成長」,只能靠自己一個人為自己作戰。艱苦前進的同時,即使受更多的傷,甚至連靈魂也被噬咬破損,你會明白即使如何呼喊,也不代表能獲得救助。於是我們慢慢學會沉默,再大的痛苦說出來既然無補於事,就咬著牙繼續前行。

三浦建太郎寫《烙印戰士》之所以令人動容,是因為故事述說的就是他本身的遭遇。成長和事業上出現的一些名字,像是森恆二、武論尊等,都給過他巨大的養份,但都沒辦法迎來美麗的結局,但卻造就了他決意一個人努力的個性。
到了最後,三浦建太郎也就像他的作品一樣,以一個你想像不到的,或者說是你預計到但很不情願看到的形式走向完結。毫不Cliché,也相當Clic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