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丨當下遇上來自三十年後的黑武士 古天樂

- 01 Oct 2022
由喜歡科幻片,到收藏鍾愛的科幻片《Star Wars》黑武士等電影人偶,以致近年羅致不同科技公司推出自己的科幻故事作品。由《明日戰記》談起,古天樂說科幻片,其實要說的是「未來」。

創造大世界
近來,經常看到古天樂在不同的媒介,宣傳著由他成立的電影製作公司天下一出品、他監製兼主演的電影《明日戰記》。電影上映後,人人捧場進場看,對於本土製作的科幻片,大家滿是期待。來到訪問的當天,資料顯示《明日戰記》票房已經超過六千萬港元,成為了香港華語片紀錄第五位。這個消息,對粉絲甚至各位支持者是非常振奮的事情,面前的他輕輕的回應說:「很高興,希望可以更上一層樓,希望可以打破香港歷來最高紀錄。這樣就證明給大家看,這個想法是得的。」
忍不住還是好奇的要問他,電影裡他最喜歡哪部分,他爽快的說:「最鐘意不是哪一個部分,是這個整體,因為這是第一次做。不過,整體裡要數設計那件盔甲比較困難是真的。我們從實物參考,用真實的例子作研究,研究過用於身體有殘疾的人穿的設備,用來幫助他們活動或讓他們重新站起來。而我們就參照這樣的科技物品來做這件盔甲。而同時,因為電影故事包含了軍事元素,所以盔甲也添加有軍事細節。或許你會覺得頭盔上的眼睛好細,會問為何不像《Iron Man》及《Ant-Man》?我們的想法是希望滲透夜視鏡及紅外線的感覺。此外,其他細節都有經過軍事器材用途的參考,比如電影裡機械人「刑天」及「窮奇」,其中就是參考了坦克車去做的。至於,最後很大的那隻機械人本來設計是有人在裡面駕駛的,只是後來我們刪掉了。在設計上,我們實在用了很長的時間。最開心的是砌了城市出來,畢竟要設計一個天幕下的城市實在很困難。如果定格看的話,你會看到,我們好細緻的做了一比一的城市在裡面,當然現在是飛機飛過一個鏡頭就未必看到很多出來。如果去iMax看,也許可能看得更清楚。」

用力量去感染
「我們度橋時已經放棄了四、五個劇本,原因是好像怎樣都有人拍過似的,外國早我們二三十年開始,好似甚麼都涉獵過了,很難去創新,但我們盡力去做。今次加了很多新元素,比如不只是開槍或激光,而是穿上盔甲打功夫。而且,有沒有發現今次的機械人很難打死?想呈現出軍事機械人的世界,那力量是很強的。創作就是這樣,需要自己在有限的空間裡去突破。好多人問是否刪減了很多拍攝了的情節,今次想呈現的就是單純一個特技的世界,不是劇情。」意外的是,他出席謝票時發現一個情況。「沒有想過的是,謝票見到很多小孩,比我想像中多小孩去看,有功夫、有怪獸,沒有想過小孩子會喜歡到不得了。很多一家大細一起去看。」
一直以來喜歡科幻片,而科幻片的甚麼元素最吸引古天樂呢?他說:「科幻片是一個未來,是探求未來,是未發生的世界,我覺得做電影的人甚至作為觀眾,對未來會有探求的渴望,有著好奇心。科幻片空間很大,有很多東西可以講;而科幻片裡面有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創新!看科幻片看得多,你會覺得很厲害,感染力很大。」

關於科幻片,大家都可以有無窮的想像,但想像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執行力,因為探索科幻片,甚至說是探索未來的可能,都是一個有心有力的計畫。從電影說到了電影公司的發展,「公司及我自己來說都是一個較長遠的計畫,是一個三十年的計畫,現在只是開始的最初接近十年,未來的探索是我不會集中拍《明日戰記》這類型的戲,會有其他類型的電影。」
說的有心有力,除了行動力,還有財力,畢竟,電腦特技成本好高。「科幻片如果不是自己有公司去做,要靠其他公司去做的話,好似西片也是靠其他不同公司一起去做,好處是時間會快點,但成本會貴一點。我認為要把這看為工業,要去熟悉、去了解,然後伸延去探求其他方向的特技片。我們所認知的電腦特技,現在做的是LED studio,會用科技去配合電腦特技拍攝,去擴展電影元素。現在只是開始,所以需要花多一點時間去學習。」即使是自己做,成本還是很大,「是的,成本好大,但經過今次之後,我開始思考,好些電影是否要面向全球呢,或者如此就可以做得再好一些。一步步摸索,我覺得這樣很重要。」

說到一步步,想講一講,電影裡的三十三磅盔甲。「那件三十三磅盔甲又重又熱,又要吊威也又要打,但我覺得第一次點都要著,往後應該就不需要了。」忍不住,直接的問這麼辛苦穿這麼重的盔甲來拍攝打戲有沒有覺得搵自己笨?「點都要做一次的,《Iron Man》第一集也是這樣的,也有著的。只是後來才變成下身不穿,後來再演變到連衫都是畫的。話說回來,穿了盔甲或是特技的波波衫,在肢體活動上始終是有不同的,因此一定要穿一次先有感覺才行。」

三十年計畫
訪問裡,他說的一句話鏗鏘有力,「電腦世界裡,只有『零』同『一』,『零』就是原地踏步,『一』就是跨出一步,不跨出那一步去開始,就永遠不會成功。」今天,已經有《明日戰記》,「我們剪到電影節奏好快,捨棄了很多已經拍了的鏡頭,就如以往動作功夫片武打場面,打法節奏好快,一個出一拳,一個另一邊就接拳,今次是貼近功夫片的節奏。下一次我們會把節奏拉慢一點的,今次的經驗讓我們了解下一次怎樣做得更好一點,不論是畫面、畫質、節奏、劇情等各方面都會改善。」也已經公布了在2025年將會推出《明日戰記》前傳動畫。他解釋說:「最後一個畫面是我太太,她是女版機甲部隊。這個前傳會講出成個天幕計畫如何開始、潘朵拉怎樣誕生出來、平民生活如何等等。好快,2025年推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今次不需要等太久。」

通過電影,想建構一個怎樣的世界給觀眾?「電影可以呈現各種不同的世界,但我希望培育這個創新科技的下一代,電腦程式來來去去就是那兩三種,最難是設計,就算有最好的機器,最重要的還是人才,這是培育下一代的重要。有一次導演去演講,他講解這部電影每一部分如何做,那班同學也是電腦特技的,他們看完也分享說看這部電影他們哭了,哭是因為很多讀完這一個科目的學生畢業後並不能在行業找到工作,這個科目沒有出路,看完電影他們覺得往後不但有了出路,甚至有了希望,這才是最重要。」

科幻片不只是未來,投射的還是一個世界觀、一個視野,他這樣解釋說:「《異形》的劇情很簡單,就是外星怪物,周圍走周圍咬人;然後二十年後,《異形》演變成《普羅米修斯》,描述人類的起源。《明日戰記》是我們做科幻片的第一步,往後一直前行就可以知道科幻世界究竟是甚麼,可以繼續探索。我們手上已經有一個roadmap,會是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及第三個十年的計畫,這解釋了為何需要三十年去實行。你看美國自九十年代就開始發展電腦特技,至今就已經是三十年了;韓國將人才送去美國培訓再回去做,發展得很快。電影說到底就是夢工廠,怎樣去創作都可以,但培育及發展等這些都需要時間。也許三十年後回顧今日,我們會看到自己的厲害,因為我們當下這一刻有努力去開拓新的境界。而致力實在這個推動,就是我現在要做的事情。」
photo by PAUL TSANG (UN WORKSHOP)
hair by DAN TAM (o4) makeup by CARMEN MAN
wardrobe by Giorgio Arm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