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7 Dec 2024
翁子光導演最新電影《爸爸》以感人劇情以及男主角劉青雲的精湛演技而大獲好評。兩人如何看待這套電影,又在片場觀察到什麼有趣的事情?

Esquire HK:兩位對彼此的第一印象?
劉青雲:我本身知道翁子光導演,不過老實說,我是拍完《爸爸》之後才去重溫他的作品,所以我一開始是透過劇本去認識他。劇本某程度上能反映創作者的心態或想法,而我非常喜歡這個劇本,因而決定合作。
翁子光:經常叫我「導演」,其實叫我「阿翁」就可以了,我都想懶熟一下 (笑)。通常業界都說劉青雲在片場很安靜、不太說話,而我是再三證實的。不過他在我們片場帶給大家很多溫暖,經常聊電影之外的閒話家常,你今次為什麼如此不一樣呢?
劉青雲:因為這次我做爸爸嘛,我有對仔女,還有妻子谷祖琳和其他飾演家人的演員,而且現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和我合作,不想給大家留壞印象 (笑),而且這次大家有更多機會交流,我也想多看顧我兒子女兒和身邊的人。

Esquire HK:拍攝期間有什麼片場趣事?
劉青雲:我覺得現場最特別的事是發生在圍讀的時候,小谷(谷祖琳)、孩子們、甚至我媽(陳麗雲飾)都在,那種家庭的氛圍很圓滿又很有趣,例如谷祖琳帶的水超級大瓶,我媽的性格又很鮮明;我女兒(熊諾頤飾)就一早準備好劇本記好對白,差不多到她的時候她已經坐立不安了,到她的時候她就「砰」一聲說完,然後哥哥(蘇文濤飾)就很滋悠淡定地回覆。在那一剎那,彷彿戲中家庭是真實存在的。

翁子光:我記得劉青雲第一次去到片場看到家裡的場景,他說了一句話:「這好像一場夢。」
劉青雲是我認識這麼多的演員中,其中一個最會捕捉現場和演員細節的人,所以很多時候我都要反過來觀察他,知道他注意到什麼,我才可以用鏡頭呈現出來。比如有次我發現他早上沒有吃東西,他解釋道因為下午要拍一場飲茶戲,可能要吃很多點心。我後來到晚上拍完,才意識到他早上提醒了我,其實我是真的可以拍他吃東西這種很生活化的片段。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在片場談一些很日常的東西,拍法也有別於一般類型片,令《爸爸》這部電影可以呈現出真實家庭的感覺。

Esquire HK:導演當初為什麼選擇以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改編劇本?
翁子光:當初接觸這個案件時,我們也是先接觸到案中爸爸本人,但比起直接將他的故事說出來,我們更像是將將其中的元素演變成電影所需要的故事。案件本身就發生在我家附近,一開始其實是有人看了《踏血尋梅》的劇本,所以找我寫一個類似的故事,但我當時不想再重複地寫一些沉重的話題,於是無意中在謀殺案的背景之上說出了一個家庭日常的故事,用一個父親的角度講述中年人如何面對自我困惑的過程。

「爸爸」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自己未做過爸爸,也不知道未來是否會做爸爸。我一直希望通過電影,探討人如何與自己相處,從而建立與世界的關係,而故事中的爸爸正好是一個完美題材讓我有機會表達我這個想法。這部電影對我而言,是一種很自然但又深刻的表達,所以用了一個很沒有電影感的方法去拍,剪接也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去打亂,在劉青雲的外表和家裡的擺設做了很多年代的提示,甚至會讓人覺得好像在看家庭錄像,或者像進入了回憶漩渦,用與觀眾深有共鳴的方法帶領大家思考,那些以前沒有想過,關於人的東西。

Esquire HK:劉青雲怎樣看待戲中兩位仔女,以及《爸爸》的深刻情節?
劉青雲:我在戲中留意到一件事,原來兒子跟女兒是很不同的,雖然這樣講好像有點廢話。我覺得兒子有點像小谷,而我和他作為演員的相處,某程度上就等同現實中的父子相處,作為後輩他未必很清楚我是誰,但是他身邊的人會告訴他劉青雲是怎樣的人,就正如一個兒子如何從小到大,慢慢了解自己的父親在做爸爸之前是何人。而且這個兒子是很思考型的人,我能看出他在演繹中的掙扎,尤其去思考調整與我的相處,是一種頗微妙的關係。

戲裡面除了兒子,我還有個女兒。這個女兒的存在令我覺得我這個角色可能有點傳統,明明覺得家裡有個兒子很重要,但生了女兒之後又發覺原來自己會更加疼愛女兒,因為我們對演戲的感覺很相似。我覺得她很喜歡演戲,完全感受得到她對演出那種肉緊、興奮,她的笑容是很有感染力,現場能感受到她所有的情緒。之前我看了她出演其他戲,我覺得,如果有人告訴你她就是劉青雲的女兒,你可能會心想:「哦,唔怪得之。」

而我覺得永年在最後的「釋懷」不是真的放低了過去,他只是想找個方法讓兒子開心點。至於永年召妓失敗一幕,我覺得這場戲不是最深刻,但非常重要。永年面對的問題其實不只是生理需求,更是心理和情感上的缺失。他自以為這樣做能讓自己快樂,結果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他最後被應召女郎騙了錢,但他的反應並不是憎恨那個女孩,而是憎自己,這種自厭讓他無法控制情緒,把壓抑多時的內心掙扎爆發出來。透過拍攝《爸爸》,我有機會接近「擁有子女」這個狀態,去了解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Interview & Text by Connie Chan
Video by Zane Ho
Video edited by Kurt Wong
Movie clips & photo courtesy of Golden Scene
Venue provided by The Mira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