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劉俊謙 新完美主義

Esquire HK - Karen Tsang
  • 02 Oct 2020

他總讓人愛上,有人是為了他俊朗的外貌,有人為了他那高挑一身健碩的身型,有人為了他在《幻愛》、《教束》及《二月廿九》等作品中充滿情感的演出;對我來說,他最完美的是,工作上遇上,在鏡頭後言談間談笑間他源源不絕的送上爛笑話及有趣反應,這些與他的俊美充滿衝突,卻因此而變得有血有肉的完美。

photo by PAZU CHAN(萬象鏡社)   

styling by Paddy Chan

makeup by Carmenc_makeup 

hairstyling by Nick LAM

wardrobe by Gucci

watches and bangle by Cartier

special thanks to虎豹樂圃 for the wonderful and special venue for photoshoot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山谷的路劉俊謙出道大概五年,從演藝學院畢業後,最初出現於舞台,參與

山谷的路

劉俊謙出道大概五年,從演藝學院畢業後,最初出現於舞台,參與過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代舞台平台《舞鬥》、首爾國際舞蹈節《Who's Next II》、香港藝術節《馬克白》等演出,但要數到了2016年黃子華舞台劇《前度》算是最讓人注目的演出。此後幾年間,演出一系列的電視作品,包括香港電台的節目,以及ViuTV的《瑪嘉烈與大衛系列前度》、《未來還未來》、《身後事務所》、《教束》及《二月廿九》等,活躍於電視但舞台的演出也沒有停止下來,期間也參與了兩三套舞台劇,其中更憑《天邊外》舞台劇獲得2017年第九屆香港小劇場獎的最佳男主角。來到2020年就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憑電影《幻愛》獲得了第2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男演員。

如果你是從電影《幻愛》才開始留意他的話,大概現在你會對於他的背景及演藝之路有了更多的了解。你看到的是他在不同的面向都先後憑獲獎而獲得認同,還是他每次都失落在理應耀目的地方而發光在很容易被忽略之處呢?這種命運之間的微妙看法,我好奇所以就把握了這次的機會,直接了當的問他,他還是一貫的爽快,認真的回答說:「《前度》時期,我是從那時開始讓影視的人認識,當時的壓力並不是來自於演出,是來自於整件事,很多人來看,行內人也來,是一個緊要的事情。當時我確實有為自己的career path多想了一點的。從那時到現在已經四年了,如果跟你說我沒有思量自己條路是騙你的。」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三十而立我也不妨坦白一點說有外型有身形有演技,說到「靚仔」一詞,劉俊

三十而立

我也不妨坦白一點說有外型有身形有演技,說到「靚仔」一詞,劉俊謙露出招牌式的傻笑,自覺得來又帶點靦腆來接受了讚美,然後他繼續專注的聽著問題,認真的想想,看進我眼裡說:「最難克服的是,我有『覺得自己做得很差』的這個想法,總覺得做不到自己想做的東西,又賺不到錢,演出又被人批評。大概讀創作及藝術的人都相信一個烏托邦,一個在現實是實現不到的境地。當時因為這些想法情緒很壞,有考慮過轉行。只是年歲漸長,會推翻烏托邦式的幻想,而這一刻可以說之前很多時間都在摸索中、撞板中、觀察中,到了2020年我覺得自己ready了。」

三十而立是很老掉大牙的說法,但由剛剛過了32歲生日的他用自己的經

三十而立是很老掉大牙的說法,但由剛剛過了32歲生日的他用自己的經歷,慢慢說出來,又有了另一種氛圍及味道。 「30歲是我的一個轉捩點。演繹方法有改變,也來自自己如何看世界、如何看生命、如何看藝術。30歲,突然有一刻覺得自己放開了,以前比較完美主義,很執著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總在執著怎樣可以再做好一點,跌落了『為何我做來做去都唔好』的死胡同。到了30歲我有點放開,我開始覺得不如先享受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不然如果永遠都到達不到目標,我就不會快樂,因為我沒有享受到過程。而當我開始聚焦過程的時候,我開始享受每一刻,身邊的事情就開始改變了。突然之間,很多我想做的事情及創作也就出現了。」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隨遇而安很多人都說,當你關上一扇門就是打開下一扇門的奇蹟,當你學

隨遇而安

很多人都說,當你關上一扇門就是打開下一扇門的奇蹟,當你學懂了生命的某個課題,就能輕鬆的跨過,雖然每一個人的課題都如此的不一樣。劉俊謙輕輕的說:「曾經現實環境讓我很挫敗,再加上性格問題我對自己要求很高,我30歲前都很自我懷疑,30歲後雖然都還是要求高,但我開始對自己仁慈一點,漸漸欣賞自己,試圖更相信自己了。我清楚自己多了,信心也多了,信念更強。很多時候,不能擁有100分的能力才開始相信自己的,反而是如果你肯相信自己多一點的話,反而能夠讓自己的能力更高。心態改變了,現在就希望順其自然。很喜歡《幻愛》導演週冠威講的一句,『所有藝術創作都有自己的生命』,文學小說都有自己的生命,似乎是自己不能控制得到的事情都有著自己的生命,Career path都有自己的生命,只要自己順應著一路走就行。」

他的分享之中,其中有幾句,份外的有力量,他以鏗鏘而堅定語氣說出:「然後我發現,我怎樣看自己的演出也不同了,我的演技也不同了。我準備去走得更前,不管在創作上,作為新演員,或者作為藝人,ready to make something happen。」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多向發展電視、電影與及舞台都可以找到劉俊謙的蹤影,他可說是近年最

多向發展

電視、電影與及舞台都可以找到劉俊謙的蹤影,他可說是近年最全面發展的一位演員。說到不同媒介有不同的演繹及演出,力度及方式各有不同。他笑著說:「電視、電影和舞台我都鍾意,但我必須要承認劇場是我出身的地方,將會是我的根源。每個媒介都有不同演出的變化,演繹方法時需要調整的,我這幾年間也在尋找適合的演出方式;比如用多少能量去演繹,還有更實際的如攝影機機器的運作。這幾年在這幾個媒介之間遊走,我覺得自己一直在拆解這些,我就甚麼都試,所有事情都可以互補的。我倒覺得,開放了自己,就會有不同。比如拍電影,鏡頭前需要很定,拍過電影再回去舞台我就定了很多,甚至更細緻了。舞台的身體運用放落拍攝,又有幫助。當我兩邊的走著,我覺得漸漸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演出語言。 」

最近,他甚至參與配音的工作,為動畫《離騷幻覺》配音,這是一套讓人期待的香港製作的動畫。 「很喜歡《離騷幻覺》這個故事,香港很少本土動畫,而這個故事跟歷史很有關係,但又扣連到未來。」至於說到他的根源,稍後他也有一套舞台劇要上映。 「前進進劇團舞台劇《午睡》,以前看過第一次演出後就很喜歡這個劇本,沒有想過他們重演會來找我參與。故事發生於上世紀70至80年代,當時社會讓知識青年、藝術創作的人,面對很多自我價值、身分認同等問題,這些議題一直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看歷史,而歷史也同時帶你看現況。」

放眼未來關於演出,劉俊謙不諱言他很少看角色而比較看重作品。如果要

放眼未來

關於演出,劉俊謙不諱言他很少看角色而比較看重作品。如果要問他喜歡怎樣的作品的話,他會毫不猶疑的回答說:「我喜歡李滄東的作品《綠洲》。如果可以參與這類型的作品我會很高興。」我們就是如此聊著天,沒有刻意要問關於《幻愛》的,畢竟大概他早前要說的都已經說過了,怕他悶不想再讓他重複著話題。但說著關於演出與他的connection,我們還是談到了《幻愛》,而且繞了一圈的又回到了他30歲前的迷茫期。 「如果作品能夠跟我產生對話​​,就會激起我的演出興趣。《幻愛》公映後,有觀眾因為這套電影排解了情緒,有位女生看了好幾次跟我說電影裡角色的家庭狀況及身分設定也跟她很相似,她感謝我們說我們救贖了她,這對我來說是很震撼的。做劇場的時候,總在懷疑藝術究竟有何作用呢?畢竟劇場不普及。30歲前都在一個自我懷疑的狀態,很希望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一直都做唔到,又賺不到錢,不過金錢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存款未試過剩幾十元,戶口最低都有幾千的。 」說到這裡他笑了。然後又補充說:「《幻愛》就正正告訴我原來我想做的都正在做著,跟觀眾有合適的connection。沒有預計過可以如此感動到人,可以影響到人。所以信心是來自於我可以跟人分享,而不是去做出一個很厲害的創作,你們就仰慕我吧。」

「正正就是這些讓我相信,在最壞的時刻,就是最好的時刻,在最絕望的時候,希望就會出現。最緊要享受當中的過程,一切順其自然,然後就有超出想像的事情出現。這些都教了我奇蹟及希望不是等到就有的,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squire Picks
Topic: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