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造星III》後時代 李靜蓮Alina的永恆之舞
- 1 Mar 2021
霧散,夢醒,終於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一身緋色舞衣,罩著長長面紗,赤足上套著銀釧兒,踩著節拍婆娑起舞,那是藏在靈魂裡的語言。李靜蓮繼續跳著,她那永恆之舞。

無心插柳的美
「我本來是要去參選港姐的。」Alina李靜蓮在《全民造星III》決賽大放異彩,獲得無數掌聲。稍稍把時間推早一點,畢業後做過數年全職舞蹈員,跟隨當時的「左麟右李」團隊東奔西走,在演場會舞台上較後的位置,揮灑汗水,累積經驗。然而,到了25歲關口,她毅然放棄舞者的身份,嘗試尋找屬於自己更大的舞台。「那時候覺得再不離開,以後就會不會再夠膽敢離開,所以拒絕了當郭富城伴舞的工作。」心口掛著勇字,將所有未知當成潛在機會,Alina也曾經遞表參選大台港姐,而提名人更是譚詠麟,結果偏偏連面試的機會也沒有。
上天打開另一扇門的道理,老掉了牙,卻恰如其分發生在這主角身上,Alina正式參加《美選D.n.A》,走進當時仍未算極受觀眾熱烈討論的電視台的娛樂大門,為後來的她奠下基礎。選美過後,路途並沒有馬上變得順利,反而事與願違。入行數年,拍攝過ViuTV《Plan B》、《黑市》等劇集,但演藝作品始終屈指可數,令她一度懷疑自己表演者的身份。

經簽過經理人公司,約滿後卻沒有被安全感吸引,反而選擇以自由身在這個圈子闖蕩。徘徊在演藝上的公路三岔口,Alina並非沒有想過轉軚駛入其他領域,但依然堅持不放棄幕前工作。終於,讓她遇上《全民造星III》這個機會,令她重新返回軌道。「參加《造星》真的孤注一擲,傾家蕩產,車錢、衫錢,幾乎花光自己的積蓄。」

翩翩起舞的背後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她換上一襲鮮紅戰袍,化身暗夜女王獻唱《你敢我就敢》,雖然無緣冠軍寶座,但精彩演出已經在觀眾眼底留下深刻印象。精彩舞步,熟爛舞姿,並非與生俱來的天賦。 「其實我由細學到大都不是『專業人士』,可以說是插班生。不計幼稚園那些,到大了真的接觸跳舞,剛巧香港演藝學院有一個現代舞兼讀課程,機緣巧合之下,讓我waiting list的考進去了,現在回想,都覺得是人生之中一件頗幸運的事。」
沒比較便沒有傷害,當時同班同學幾乎每個都有舞蹈底子,反觀Alina則一竅不通完全不懂,每每上完芭蕾舞課未步出門口便崩潰爆喊。「芭蕾對我來說是最難的,因為我天生有點手腳不協調。老師的授課模式非常傳統,如果你跳得最差,就要企第三行,而我永遠上堂都是在第三行。」

不甘心,唯有將勤補拙,所以這位辛辛學子甚至在課後補習。每晚七點放學,Alina都會到外面的Studio再受訓練。「好多謝那時的自己,可以堅持落去。」如是者三年過去,舞技確實大有進步,但心內鬱結卻是愈來愈緊。「學校有心理醫生,三年級時確認是患上抑鬱,醫生說要靠自己。之後家裡發生了點事,有親人離世,可能就看開了。」心寬,路便走得遠。至少在那百感交集的一年,她順利畢業。「其實舞種有好多,最想挑戰的會是......一些充滿女人味的舞。」面前這位一談起跳舞,就停不了嘴,也不待我問下去。
「因為我身體上處理不到,扭頭、扭腰、扭臀對我來說都極難,所以Jazz Funk、Twerking這些都很陌生。《造星》30強時跳《 Hey Sistas 》,覺得自己扭極都不吸引,花了好多時間去練習,練到身體肌肉習慣點郁動為止。很難,但很想去挑戰它!」

千帆過盡
表演於你來說代表甚麼?看她興奮得喋喋不休,我就這樣問道,嘗試殺她一個措手不及。「我認為表演是一種治療。娛樂當然重要,但其實娛樂別人都是一種治療方式,令到一個原本好不開心的人,看完你表演後會覺得搞笑,會覺得開心了,某程度上表演者都算是『另類醫生』。跳舞於我來說,可以安定內心。我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同通過跳舞,運用自己身體,可以找到一種抒發自己情感的表達方式。」

這個真人騷有讓你的學習地方嗎?她又爽快的回應。「回到最基本的事情:甚麼是『表演』和『為何表演』。這一行待久了,就會容易磨蝕,忘記了甚麼咩表演,即變成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其實表演這行業,並不應該這樣,而是由要由心出發,有東西想跟別人分享,所以令你愛上表演呢回事。我主修跳舞,就用跳舞治療別人與同自己的內心。」我很喜歡Alina當下的狀態,她對一切都極度渴求。儘管可能處於一個長期緊張的狀態,但那份渴求付諸而來的爭勝心,想必會帶她到更遼遠廣闊之地。
photo by KEITH CHAN
styling by PADDY CHAN
makeup by JENNY TZIONG
hair by CHRIS NG
wardrobe and lingerie by Sheer.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