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先於本質︱黃進

- 5 May 2017
昨天和阿進見面,他對於我把他描述為年輕頗有感覺,著我不要看輕今天的年輕人。其實我沒有,但妒忌是有的。畢竟有些人花費一生時光,都找不到成長一條路,他卻以28歲之齡看透了一些值得學習半輩子的事。這無關年代,他亦或者並非唯一,但總算得天獨厚。

憑藉《一念無明》拿下了台灣金馬與香港金像最佳新導演,成就洶湧而來,但有沒有擾亂他的意志?沒有。這是一個四年的奮鬥故事,他和陳楚珩兩人合作無間,早就述說過很多主題明明白白的故事,至今創造的成就有了一個好開始,但願可以讓他以後走的路免去部分崎嶇。
「生活對我來說並不複雜,物質上我傾向簡單,因為工作對我來說有相當價值,其他人覺得我苦的其實都不儘然。」阿進說的苦,是工作不離開生活,工作桌往後一倒就是睡覺的床舖。然而不管你把這當作人生也好、生活也好,幸福其實也可以相對來得輕易。「參與這部電影製作的人,有些是沒有收取酬勞的,這我認為並不公平,但同時間聚集而來的人,卻都是有心人,就是因為有著這班有心人,作品水準才會去到預想以上的高度。」

每個人重視的東西都不一樣,對阿進來說,一般大眾所追求的享受也許沒有一種巨大的吸引力,相反他的眼光卻總放在微細之處。例如他喜歡自己那訂造的西裝,覺得適合自己的兼又帶來好運,就連甚麼大牌子也比不上,因此他總喜歡在正式的場合裡穿著。又例如他接受訪問拍攝時,看著畫面上出現不搭調的物件,他便興奮地四處找東西替換安放。

從他那不顯眼的追求,我看懂了這位年輕人心底那對美好的憧憬。首部電影記錄了青澀但明亮的黃進,從長期的前期準備工作中磨練了意志,從和麥曦茵的合作中拿揑好判斷、從巨大的掌聲習慣了處變不驚。
電影之外,黃進演出的,不就是一種值得一眾迷惘於人生者艷羨參考的生活模式,一種我們稱之為「活在當下」的哲學,一種讓你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明朗而率直的生活追求。

Drive de Cartier腕錶
要用一枚腕錶來彰顯你的風格,低調地展現你對生活有著無比崇高的追求,其實不是難事。
去年正式問世的Drive de Cartier腕錶系列,是卡地亞為當今懂得生活意義的男士而設計,腕錶的設計優雅但又不會太浮誇,聰明地讓你可以一枚腕錶就同時陪你出席休閒或是隆重場合。
輕盈的Drive de Cartier超薄腕錶,搭載430MC型手動上鍊機械機芯,其總厚度不到7毫米,比起系列的原作縮減了四成,加上磨砂陽光射線紋飾錶盤、平面藍寶石水晶錶鏡、精緻鱷魚皮錶帶,盡展了其優雅姿態。正正因為這款腕錶造型超薄,用來搭配正裝禮服可說是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