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 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çons 如何打造全球敬佩的時裝王國

- LAST UPDATE : 01 Apr 2019
今年Met Gala 2017的主題正正是日本品牌Comme des Garçons,令時裝人彷彿著力尋回自己曾經擁有的Comme des Garçons潮物,但究竟一向神秘感十足的Comme des Garçons有什麼來頭令粉絲佈滿天下?立即解構。

Comme des Garçons由川久保玲(Rei Kawakubo)於 1967 年創立,她擅於把不規則的圖案、細節、線條拼湊一起。在眾多日本知名的時裝設計師中,川久保玲是少數未曾出國留學和主修時裝設計。川久保玲寬鬆和刻意的立體化設計都深受時裝界人士的熱愛,當中Comme des Garçons以 PLAY 系列最為人熟悉。

Comme des Garçons名字的由來
Comme des Garçons在法文解作「像個男孩」,相信一眾品牌的粉絲亦一早知道,連Wyman黃偉文亦因此寫了《男孩像你》一曲。但川久保玲一直不用自己的名字為品牌之名原來因為認為品牌像大家庭,所以希望以一個名字來包含一切。名字由來是60年代一首當紅法文歌《Tous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歌詞中一句「Comme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 de mon âge」(法文解作同齡的男孩女孩們),才是品牌取名的靈感由來。

Dover Street Market
由川久保玲和其丈夫Adrian Joffe創立的Dover Street Market ,2004年在倫敦開設了首間Dover Street Market,座落於英國倫敦的New Bond Street、Old Bond Street 及Dover Street 一帶,是由一棟樓高六層的喬治亞時代式的古舊建築物改裝而成,外形方面以倫敦沒落的Kensington 市集作概念去設計,目的是將平民、市集與高貴的時裝品牌形式強烈的對比。最新倫敦老店Dover Street Market亦改址於Haymarket,而Dover Street Market亦在不同地方開設店舖,包括東京、北京等。川久保玲創立Dover Street Market原意是「我希望創造一個各個領域的眾多藝術家在一個魅力混沌的氣氛中進行創作的集市:富有強烈的個性同時又屬同一族類的靈魂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集聚一堂。」

Comme des Garçons的廣告多半與才華藝術家、攝影師合作,展現出當時的社會問題、設計概念、形象風格等等,甚至沒有產品照片或者明星效應作宣傳。此舉令廣告沒有時間限制,而富有藝術手法的創作更讓人印象深刻,更容易建立品牌形象。

川久保玲更是出版人
川久保玲於1988年創造了《Six》,以視覺主導的雜誌包括了 Peter Lindbergh, Gilbert & George 與Bruce Weber的作品。創辦刊物的初衷,源自探索第六感的想法,藉此把她的反叛態度,從設計轉移到印刷,《Six》這本刊物在1991年停刊,一共八期。

品牌支線有幾多?
Comme des Garçons便以為只是一個品牌,其實Comme des Garçons是一個時裝大家庭!時裝編輯調查之後發現大概有24條支線!
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主理:
Comme des Garçons : 品牌的的主線,也是開創的首個女裝品牌,完美展現著川久保玲天馬行空的設計理念,也是整個Comme des Garçon的靈魂所在。 (自1969年)
Comme des Garçons Noir : 以黑色為主的,為上班族女性設計的職業服裝。 (自1987年)
Comme des Garçons Comme Des Garçons : 女裝主線的二線品牌,更加易於穿著搭配。(自1983年)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 男裝主線的二線品牌。(自1984年)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Sport : Homme Plus旗下的運動支線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Evergreen : Homme Plu旗下的支線,專門推出複刻其經典系列的服裝(自1984年)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Deux : 男士正裝 (自1987年)
Comme des Garçons SHIRT : 襯衫(自1988年)
Comme des Garçons Play : 與塗鴉藝術家 Filip Pagowski合作,以大眼睛紅心為標誌,為青年男女推出的街頭潮流品牌。
Comme des Garçons Black : 價格較低的副線, 在指定的BLACK pop-up shops出售。

渡邊彌醇(Junya Watanabe)
渡邊淳彌是川久保玲的入室大弟子,1984年畢業后,渡邊淳彌進入Comme des Garçons工作,成為川久保玲的助理,負責製作紙樣工作。受到川久保玲賞識之後被擢升為Tricot Comme des Garçons副線的首席設計師。1993年,渡邊淳彌在川久保玲的支持下成立品牌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çons,並開始在巴黎發表作品。
渡邊彌醇(Junya Watanabe)主理的支線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 男裝主線,在日本發售 (自1978年)
Comme des Garçons Robe de Chambre : 在日本發售的女裝線(已結束)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çons : 女裝 (自1992年)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çons Man : 男裝 (自2001年)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çons Man Pink : 男性化的女裝 (已結束)

栗原大(Tao Kurihara)
栗原大97年於 Central Saint Martins畢業後,回到日本成為渡邊淳彌(Junya Watanabe)的助手,四年後之川久保玲把Tricot Comme des Garçons 的創作大權交給Tao負責。2005年,別具潛質的Tao在渡邊淳彌和川久保玲的鼓勵下發展個人系列,TAO Comme des Garçons 因此誕生。2010年,Tao表示想集中精力做好Tricot Comme des Garçons,宣布關閉其個人品牌。
栗原大(Tao Kurihara)主理支線
Tao Comme des Garçons : 女裝(2005開始,2011年春季結束)
Tricot Comme des Garçons : 以針織為主的女裝

丸龍文人(Fumito Ganryu)
丸龍文人是渡邊淳彌的紙樣師,其後破格地升為設計師。2008年,丸龍文人創立了Comme des Garçons Ganryu品牌,以街頭和高端時尚兩種帶強烈元素的對比為品牌的主打。
丸龍文人(Fumito Ganryu) 主理的支線
Comme des Garçons Ganryu : 街頭服感覺更重的系列 (自2008年)

阿部千登勢( Chitose Abe )阿部潤一( Junichi Abe )
阿部千登勢和阿部潤一兩夫妻同樣師承川久保玲,雖然二人沒有得到在Comme des Garçons期下開設支線的機會,但他們分別開設了個人品牌sacai和Kolor,阿部千登勢在 1999 年自立門戶創立 sacai ,以拼貼特色為主。阿部潤一於2004年阿部潤一自立門戶建立了Kolor。
Photos by: Internet, Related Br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