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Mihara Yasuhiro三原康裕丨由紙黏土變成的鞋履藝術品

- 16 Jan 2025
日本職人就是一生做好一件事,而三原康裕整個職業生涯就是把鞋履做好,而一對溶解型鞋款而聞名,再與PUMA聯乘合作變得街知巷聞,一切的成就由紙黏土變成,今次EsquireHK有機會與他再度談談,分享一下他的創作理念。
M:Mihara Yasuhiro三原康裕
C:Calvin Chan
V: VanNess Wu
當初為甚麼會從事服裝設計呢?
M:因為還在就讀多摩美術學院時,雖然是主修紡織學,但在博物館裡看到的那些藝術品,例如那些懸掛的飾品或雕塑時,我反思着到底鞋履可不可以成為藝術品呢?所以就在大學三年級成立了Archi Doom,畢業之後就成立了個人品牌Maison MIHARA YASUHIRO。
成立品牌後,面對最大的困難是甚麼呢?
M:以往沒有社交媒體,邀請其他人聯乘合作並不容易,我當時曾經打電話到不同運動品牌,當中包括Nike與Adidas等,但最終只有Puma願意細心聆聽我的計劃並應邀合作,亦都是第一次與他們一起由零設計出一對鞋款。幸好,這個聯乘兩天就在日本全售光,連PUMA德國總部都十分驚訝,所以將系列變成全球發售,這為我打下了一枝強心針。
為甚麼一直都堅持以紙黏土來設計鞋款?
M:在科技還未發達時,大部分設計師都是用紙樣或手畫出設計圖,但慢慢隨着程式的普及,可能只需要幾個部驟可以自動生成整個設計,但我不喜歡這種機械式的操作,所以一直堅持以紙黏土設計,當中可以加入更多自己的計算與想法。
為甚麼會慢慢將Maison MIHARA YASUHIRO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服裝品牌?
M:可能大家並不太清楚日本文化,如果你只是一個鞋履設計師,在日本時裝界的地位並時裝設計師較低。當時例如山本耀司已經在巴黎時裝週舉行時裝騷,所以自己都慢慢希望可以向服裝發展,原來發覺設計時裝與設計鞋履完全不同,起初都有少少困惑。
Calvin與三原先生是怎樣認識的?
C:當時伊勢丹百貨公司有一個時裝活動,而我就在活動中幫手時遇到三原先生,我還記得我的第一句話:「我以前也經常買Archi Doom的皮鞋。」
M:我當時開玩笑地回應:「為甚麼你現在不買呢?」其實從事時裝30多年,身邊都有不少人跟我這樣,每次聽心裡都會有一些打擊。
為甚麼會促成這次的聯乘?
M & C:因為我們兩位都已經有小朋友了,所以生活都會圍繞着他們,但我們又對童裝沒有興趣,因為小朋友長大太快了,很容易就不合身,因此決定製造一個玩具出來,所以開始了這次的合作。
你與Calvin是如何相識的?
V:當初是因為Mastermind在台北舉行限定店時認識,當時只是閒聊數句,但再在日本旅行時重遇而變得熟絡,發現大家的背景與喜好的事物都十分相似,甚至乎他的兒子成為了我乾兒子,我們二人的連繫就是這般緊密。
兩個有想法的人一起合作困難嗎?
V:其實並不困難,慶幸的是我和Calvin的喜好與風格都很類近,所以兩個人的想法很容易融合,但我們二人都認為聯乘系列只是我們第二重要,我們的關係才是最重要,「Family Comes First!」
未來仍會其他合作嗎?
V:我們一直都與Mastermind在商討聯乘合作,所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而個人品牌仍然在設計一款全新的鞋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