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合適跑鞋才可跑得更遠!6個買跑鞋時的需知!

- 9 Jul 2019
跑步自年前開始成為大人氣運動,無論運動場抑或街上均不乏跑步者的出沒,上升的趨勢更是令人驚訝。各大運動品牌當然不會放過如此機會,將跑鞋線大推,研發以高科技創出的跑鞋之外,更是將跑鞋推廣至時裝配襯之流。然而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跑步之前除了要做足熱身等功課之外,選購合適的跑鞋亦同為重要環節。鞋底算得上是跑鞋的靈魂,要揀啱跑鞋可從鞋底入手,而挑選合適的鞋底則要依據身高體重、經驗等的準則。

跑手身形
體重絕對是影響選擇跑鞋的最重要一環,身形較為健碩又或肥胖的,選上鞋底較厚的跑鞋較為適合,無他,厚的鞋底可以加強避震效果,從而減低受傷的機會。須知道跑步雖然為身體帶來正面的效果,但同時亦相當傷膝,尤其體重較重的,膝蓋在跑步時會承受極大的重量,着上鞋底較厚的跑鞋則可以幫助吸收因重量帶來的負荷。

跑步經驗
「Practice Makes Perfect」,反覆的練習絕對是成就完美的關鍵。雖說跑步並沒有完不完美之分,但練習所累積的經驗卻可以逐步調節跑步時的姿勢,以減少受傷的機會。然而若然經驗不多的話以厚底的跑鞋作伴亦可以因高強度的避震而減輕負擔從而避免受傷。經驗除了影響步姿繼而對鞋底的厚度有影響之外,因應所追求的表現亦同樣是選擇跑鞋鞋底厚度,若然閣下想要好的表現的話,跑鞋的鞋底則可以選擇中度甚至更薄,透過鞋身重量的減輕去減低負重。

跑手腳形
除了鞋底之外,跑鞋是否配搭足弓承托都是選擇跑鞋要注意的要點。跑鞋大致可分為支撐型以及緩衝型,前者因為配載足弓承托之外,亦因為鞋底有足夠的硬度,是以令鞋款有更大的承托力,適合扁足的跑者。相反緩衝型跑鞋的鞋底較軟,加上厚而需要更多的緩衝時間,雖然有一中大田更好的避震效果,但卻因為每翻一步所需的時間較長而影響着跑速。

跑鞋透氣度
先不論跑鞋或普通波鞋,世人對透氣度的要求變得更高。而對跑手來說,跑鞋的透氣性能則更為重要,特別是跑步的距離愈長的人愈應選擇一雙透氣性極佳的跑鞋。因為在跑步時,腳與鞋的磨擦會導至腳掌脹大,鞋內的溫度亦會隨之而升高,透氣度高的跑鞋可以更有效為鞋內散熱。

跑鞋尺寸
腳的尺寸當然對選鞋相當重要,尤其是跑鞋。跑鞋的最佳的尺寸大概是比腳掌長度長1cm,可以減少因久跑而脹大令腳與鞋之間的磨擦;而腳的寬度對選跑鞋同樣重要,試穿時應注意腳趾有否足夠的位置活動,但同時亦要確保跑鞋有足夠的包覆,可以避免跑步時腳掌滑動而造成的水泡丟等問題。

鞋口位
鞋口位與腳踭的緊貼度亦是值得注視的因素,如果跑鞋的鞋口位可以緊貼腳踭,除了可以提高腳踝於跑步時的穩定性之外,更可以確保跑鞋於跑步時不會移位而引致出現「拗柴」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