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部車有多熟悉?你要懂的8個車房工人常說的汽車零件術語
- 21 Jan 2021
好多人以為,買車之後識揸就得,壞車整車之類交給車房做就可以。雖然你可以這樣做,但個人不保證車房會收多你幾多錢;車房術語識多幾個,聽得明、溝通到之餘,亦無咁易被師父嚇窒,甚至你會發現,原來有些事,自己落手好過被人賺錢。以下先講幾個比較易解釋的簡稱,連同英日翻譯,等大家要自己上網買零件都有個參考。

1. 鮑魚(剎車鉗 / brake caliper / ブレーキ キャリパー)
如果你預備辣改的話,這應該會是你第一批接觸的零件之一。雖然應該無人不識,但還是簡單講一講:鮑魚是搭配剎車碟使用的配件,兩者配合才可以做到減速效果;除了越大越好之外,由於都算是半外露的零件,所以有些朋友都會選顏色比較突出的鮑魚。當然,如果你玩的是舊到三四十年的舊車,應該就不需要用到鮑魚了 - 哪個年代應該有不少全鼓剎的車。

2. 杯士(襯套 / bush / ブッシュ)
其實杯士這東西基本上是不需要翻譯的,大家只需要知道它的功能就可以。杯士一般在兩件金屬零件間出現(例如上圖的搖臂兩端),材質相對較軟,用來作移動組件間的緩衝之用。如果「夠期」損壞,司機很容易就會發覺駕駛時多了很嘈吵的「格格」聲,這時不用擔心,到車房問問,到底是哪裏的杯士損壞,然後自己去配一個交給車房裝就可以 - 不懂的話,車房隨時開天價幫你配一粒膠。

3. 啤令(軸承 / bearing / ベアリング)
和杯士一樣,啤令都是不需要多翻譯的。因為絕大部分的啤令都可以自己在香港配。當然,啤令跟杯士不同,壞掉的時候會是比較小的「勒勒」聲,但同樣的是需要找到損壞的啤令才可以去配啦。你問我為什麼又是鮑魚的圖片?其實重點是車輪軸上也有啤令啦。

4. 水膽(恆溫器 / thermostat / サーモスタット)
水膽其實並不是必要的零件,例如我自己的車上面就沒有。其主要共用是在冬天的時候,可以在熄車的時候繼續保持水箱水的搵到,讓熱車的時間減少。需知道引擎有其最佳運作搵到,如果冬天造成搵到太低的話對引擎是有害的。當然,沒有的話也可以,只是着車之後要等大約五分鐘讓引擎熱起來而已。

5. 打拿磨 / 打南磨(發電機 / alternator / オルタネーター)
其實「打拿磨」這個字是來自以前的車用直流發電機(dynamo),不過現在的車由於設備眾多,基本上都是使用交流發電機(alternator),不過去到車房,大家基本上都是叫打拿磨。其運作原理就是在着車後,引擎透過皮帶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所以如果斷皮帶的話,除了不能為車電供電之外,不論是冷氣還是車機都基本上不能用,甚至當車電用光,危險就出現了 - 什麼危險?繼續看你就知道。

6. 水箱(散熱器 / radiator / ラジエーター)
雖然正式名稱是散熱器,但其實現在都哪裏買都叫水箱了。因為內裏含有液態散熱劑(水箱水),所以也可以說是水箱。其結構是大量的水槽加上散熱片,讓水箱水流過是熱量可以經散熱片和行駛時 / 風扇抽進的風散走。水箱水一般是用散熱劑和蒸餾水以 1:1 的比例溝出來,不夠的話就不能有效將引擎製造的熱量帶走,造成過熱。打拿磨失效導致車電用光的話,水箱風扇就隨之失效,過熱的危險就大大增加了。

7. 爭口 (墊片 / gasket / ガスケツト)
爭口這東西雖然在引擎裏,但卻是頗常聽到車房師父講的 - 因為常常說「燒爭口」。其實爭口是在引擎汽缸和汽缸蓋之間的一塊緩衝墊,主要用來分隔偈油和水箱水的運行路徑。當爭口失效(即燒爭口),兩條路徑混合就會出現「水溝油」(因為混合後是奶茶色,所以又叫奶茶)情況,引擎不能散熱,進而造成接近無法修復的破壞(簡單講就是醫好晒藥費,換引擎好過)。

8. 火咀(火花塞 / spark plug / スパークプラク)
其實大部分情況之下,火咀都是不用從外國尋找的,基本上熱門車款的都可以在香港買到。不過要說火咀,都可以說是小而關鍵的東西。負責製造火花將引擎內燃料點火的它,需要用電驅動,所以如果打拿磨失效,除了風扇抽風能力不足導致過熱外,另一個可能的結果就是車電直接耗盡,然後火咀失效直接拋錨,都是你 call 定拖車都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