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Park Chan
  • 20 Dec 2019
by Tony Tai

你上一次完全放空是什麼時候?現代人釋放壓力的其中一種方法,除了做運動外,更可以放空自己,亦即是發白日夢。大家肯定試過上課或是工作時放空發呆,有人會覺得每日放空的話,非常浪費時間,但實際上每天抽15 分鐘時間,放任思緒漫遊,或助你放鬆一下心情。學會了獨處的藝術,新一年更懂自己,一輩子受用。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不講不知道,原來大腦放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不知不覺間發生,而另一種是刻意放空。有時積累太多煩惱,會令人無時無刻感到緊張。如果抽時間發白日夢,可讓自己暫時忘掉一切,好好休息一陣子,減輕壓力,也會讓大腦騰出空間,思考工作以外的事物,暫時拋開世俗的一切,讓疲憊的心靈沉澱。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放空,換句話說,就是給予自己時間獨處,在如此高壓的香港,對住電話經常接收負面資訊,特別是最近六個月以來,大家聽到太多人謊話連篇,荒謬的事情不斷發生。在無聊的時間好好放空一下,沒有電郵、沒有電話、沒有網路,可有助穩定情緒,舒緩不安感覺。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這是最壞的時代?或最好的時代?荒謬事情一件接一件,瀏覽社交平台總會看見社會不公之事,而放空就減少外在的刺激,避免產生太多負面情緒。專注於屬於自己的時間,焦慮的感覺自然也隨之減少,享受放空帶來的好處。畢竟我們似乎都花了太多的時間,填滿每一天的密密麻麻行程,回頭才發現我們忘記了把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在荒謬的世界,要將生命活得更有意義,首先要懂得調節生活節奏。放空可從工作繃緊的狀態暫時放鬆,無論生活有多忙碌,都應偶爾停下腳步,正所謂「長命工夫長命做」,事情是花一生時間也做不完,人生到了三十左右,可能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路,倒不如每天用上一點時間發白日夢,讓自己過得悠閒一點。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工作總是做不完的,放空或者再進一步是冥想,重塑大腦的思緒,有意識地找尋內心的寧靜。我讀大學時曾經在一本書上,發現一個從不認識的概念,為「 Me Time」,後來成為2018年代表關鍵字,正式收錄於牛津英語詞典。這不單單只是指自己一個人的狀態,而是好好的靜下來,單純地感受自己身體和的存在。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無論男女老幼,都應重視該擁有屬於自己的 Me Time,享受獨處,因為我們習慣了與他人相處交際,但到後來,卻往往忘記了如何和自己相處,這樣子看來,我們不經不覺間遺失了一點自己。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一個人可以選擇發呆,其實是很幸福的,思考並且學著和自己相處。人大了,自然有很多交際應酬,聚會派對難免少不了,一時朋友兄弟生日,一時大學同學聚舊,如果你樂此不疲還好,但很多人都怕應酬,甚至討厭應酬。寂寞在他們身上,不只是在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發生,而在人群中反而更容易感受到熱鬧中的寂寞。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大家不應怕獨處,因為獨處不同於孤獨,兩者分別在於孤獨是負面詞,而獨處是形容一個人自我溝通的時間,讓大家有機會沉思,這是繁忙生活中的一種療癒,片刻之間的休息。如果你今天可以有獨處的機會,就不要讓自己感到後悔。

獨處不等於孤單!學會放空 新一年更懂自己

新一年,擁有不一樣的精彩人生吧!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