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名人堂系列 生涯無冕的風之子─拿殊

Esquire HK - Polo Ng
  • 17 Sep 2018

一個只有六呎三吋高、一百八十磅的加拿大小伙子,只是出身於名不經傳的Santa Clara University,沒有人相信他的成就能達到如此高。

回顧名人堂系列 生涯無冕的風之子─拿殊

拿殊(Steve Nash)這樣瘦弱的身材,身處於九十年代的強硬球風,而且Santa Clara不是籃球名校,令到很多球探和教練卻步,但當時的太陽助教Donnie Nelson(Don Nelson之子)卻以自己的職位推薦Nash,最終他在15順位被鳳凰城太陽選中,但在新秀球季卻在當家球星Kevin Johnson和Jason Kidd之後,與Sam Cassell爭奪第三控衛。經過兩個球季後,就被交易到達拉斯小牛(現時:達拉斯獨行俠)。

回顧名人堂系列 生涯無冕的風之子─拿殊

Nash被交易到小牛後,就與當時新秀Dirk Nowitzki合作,兩位弱不襟風的「外國人」,當時受到很多小牛球迷質疑,在頭兩季小牛的戰績都沒有起色,但到了00-01球季,Nash的數據由8.6分、4.9個助攻大幅上升到15.6分、7.3個助攻,帶領小牛相隔十多年進入季後賽。雖然與Michael Finley和Dirk Nowitzki組成的「三劍俠」出色,但都最佳也只能在西岸決賽止步,而班主Mark Cuban決意以Nowitzki為重組重心,放棄與當時30歲的Nash續約,因此Nash再次重投母隊太陽的擁抱。

回顧名人堂系列 生涯無冕的風之子─拿殊

對於很多球員來說,30歲已算是生涯晚期,但Nash卻掀起了自己的新高峰。當時由Mike D'Antoni所執教,主張大打七秒進攻和跑轟戰術(Run and gun),是與當時主張的陣地戰和鼓勵中投正正相反,但體系充足利用了Nash的傳球視野及控制節奏能力,配合身旁一眾「跑得」、「跳得」的Shawn Marion、Joe Johnson和Amar'e Stoudemire,迅速將把勝場提升33場,到04-05賽季聯盟最佳的62勝20敗,他亦成為首位加拿大球員獲得常規賽MVP,但大家都知道「防守才能勝出季後賽」,所以多年來,Nash亦未能與太陽奪得總冠軍指環。到了生涯晚年,加盟湖人與Kobe Bryant、Dwight Howard和Pau Gasol組成新「F4」,但亦未能奪冠。

rings

在17-18球季,身為金州勇士球員發展顧問的Nash,終於以職員身份迎來首隻冠軍指環,亦勇士的制服團隊更希望可以在球場上頒發予Nash,以向他的球員生涯致敬,但他最終拒絕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