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徑挑戰最快第一人,世界曾排名五甲內香港越野跑手黃浩聰

- 27 Mar 2023
2022年來黃浩聰(聰Sir)以46小時55分完成了香港四徑298公里挑戰,後來甚至以《跑無盡》計畫,挑戰香港區5天跑500公里。過去UTMB (Ultra-Trail du Mont-Blanc)跑23小時,去年出賽UTMB前以法國GR5行山路線作備戰訓練,14天由尼斯到日內瓦,全程650公里。

1早前在香港的《跑無盡》香港區挑戰,完成後感受如何?
「去年跑四徑前,我最長跑202公里,四徑300公里,挑戰完四徑覺得自己到了極限。後來是一個運動媒體的一句話啟發了我,人去了一個狀態是可以無窮無盡的跑。跑到一個地步是將跑步入了潛意識,消耗很少的能量。所以,我就有疑問人怎樣可以跑得更加遠;因此就有了《跑無盡》香港區,作為測試,最後突破跑到535公里。我希望自己是個鋪路,將來大家走到這個位,如果有能力有青春,可以將這條路繼續舖。大家都在這條路上走,可能可以改變跑步事業,大家可以探索人的極限。
挑戰自己的極限,以《跑無盡》去證明人是否可以無盡的跑。我由四徑的300公里,突破到《跑無盡》嘅5日500公里,絕對邁進了一個階段,為自己及為香港的跑步歷史推進了。《跑無盡》時席地而睡,自我補給是可持續的模式,跑無盡是香港站,如果這個模式可行,會將這個挑戰帶到世界各地去做,在世界版圖留痕跡。」
(註:聰Sir早前跑GR5的路線也用上這個自我補給形式。)
根據聰Sir的資料,他說:「藉著《跑無盡》挑戰,希望可以籌集足夠資源為一班青少年(其中部份為特別需要嘅青少年)提供參與及體驗跑步嘅機會,從中激勵佢地無論喺學習或成長方面都有積極正面嘅影響。目標於兩年内贊助到400名青少年參與10小時以上跑步訓練及裝備贊助。」
路線為:
Day1 機場地面緩跑徑>昂坪大佛>廷慶寺>靈隱寺>虎山> 大澳>分流>籮箕灣>水口>狗牙嶺>虎哮石河>鳳凰山>貝澳>澄碧村>梅窩>愉景灣>迪士尼外圍>迪欣湖>花瓶頂>青馬收費站(100km完成)>E31長安巴士總站8km>青衣運動場
Day2 青衣運動場>五層樓>路德圍>曹公潭>深井>龍珠島>三聖海鮮>屯門碼頭>龍鼓灘>青山腹地>流浮山>尖鼻咀>元朗大馬路>綠色隧道>錦田樹屋>邊境路>大水管>北區運動場(103km完成)
Day3 北區運動場>木湖瓦窰蝙蝠洞> 雲泉仙館>皇后山印度廟>鶴藪排>紅花嶺>蓮麻坑礦洞>沙頭角>鹿頸>鎖羅盆>荔枝窩>梅子林壁畫村>環船灣淡水湖>大尾督>三門仔>彭福公園>海鮮舫>馬鞍山運動場(97km完成)
Day4 馬鞍山運動場>榕樹澳>深涌>海下>灣仔營地>大灘>黃石碼頭>赤徑>鹹田>西灣>東壩>破邊洲>白腊>曝罟灣>北潭涌>西貢碼頭>匡湖居>南圍>露營灣>白水碗>相思灣>龍蝦灣>大坳門風箏>釣魚翁>康城>將軍澳>魔鬼山>鯉魚門石礦場>鯉魚門市政大廈(110km完成)>船2km
Day5 西灣河碼頭>哥連臣角炮台>大浪灣>石澳>大頭洲>鶴咀鯨魚骨>土地灣機槍堡>東丫村>大潭篤水塘>紅山半島無字石碑南>赤柱>犀牛石>舂坎角>淺水灣>海洋公園入口>南朗山熟食市場>鴨脷洲>玉桂山>數碼港>石塘咀>龍虎山>西高山>扯旗山>山頂廣場>中環碼頭>中山公園(90km完成)

2《跑無盡》現在是香港站,那之後還有其他安排?
「如果可以跨越700公里的話,可以跨越一個國度,之後就1000公里及3000公里;到時就可以台灣、日本、紐西蘭、英國、澳洲等。最終目標,可能係南極、北極、撒哈拉沙漠、阿馬遜森林、絲綢之路等,用腳環遊世界是目標,但中間有很多規劃及籌備,一步步摸索及嘗試。
可以將《跑無盡》分成不同級數,每日100公里挑戰級,一年一次;每日70公里探索級;每日50公里為享受級。拓展距離,拓展國度,不同的人外出探索,《跑無盡》是一種精神,一種意念,希望推展人的不可能。」

32年前UTMB收到消息後只得兩個月準備,今次又如何?
「之前《跑無盡》香港區幫我建立了耐力,keep住heavy leg,然後又有紫崗挑戰賽這個速度賽。UTMB前會在那邊跑,普羅旺斯、蔚藍海岸、意大利邊境……」
(註:聰Sir在UTMB前兩星期跑了法國著名的行山路徑GR5,由尼斯到日內瓦,全程650公里,他依然是以自我補給的方式跑,路途上如果可以walk in住山村小屋就住,沒有的話就紮營,詳情請看他的FB文章。)
(圖片來自聰Sir的FB)
GR5 由尼斯通往日內瓦 Nice to Geneva,全長約650公里,36000米攀升。
而聰Sir的路線如下:
Start point
Fort du Mont Alban(222m)
Day1(16/7) - 70km,3100+
To Saint-Dalmas(1200m)
Day2(17/7) - 53km,3300+
To Auron(1600m)
Day3(18/7) - 44km,2700+
To Larche(1600m)
Day4(19/7) - 40km,2500+
To Ceillac(1600m)
Day5(20/7) - 44km,2900+
To Briancon(1200m)
Day6(21/7) - 66km,3000+
To Modana(1000m)
Day7(22/7) - 76km,4100+
To Bessans(1700m)
Day8(23/7) - 36km,1700+
To Tignes(2100m)
Day9(24/7) 25km,1700+
To Bellentre(1200m)
Day10(25/7) - 50km,3000+
To Les Contamines
Day11(26/7) - 55km, 3800+
To Samoens(700m)
Day12(27/7) - 46km,2400+
To La Chapelle-d’Abondance(1000m)
Day13(28/7) - 45km,2800+
To Geneva (500m)

4如何開始跑?
「我19歲做消防員,24歲時因為師兄弟和同伴的帶領和感染,我才開始參加比賽。一開始跑的時候成績不錯,但很容易會覺得無法突破,而且在21歲時騎電單車出車禍弄傷了腰,當時覺得自己不能做到更好。但跑着跑着傷患就沒有了,因為肌肉變強了,姿勢正確,血液循環好,帶走了傷患,修復了!不是100%,可能90分吧。以24歲第一年開始練,算是太遲起步。
到了2012年時跑了樂善盃,跑了第一名,當時第二名是黃家偉,第三名是曾小強。小強看到我的表現介紹我進入The North Face Adventure Team,成為North Face運動員,去到了另一個層面,原來世界很大。後來又玩了HK100、North Face 100,接着我玩完本地又玩海外UTMF、URMB、Lavaredo 四大極地馬拉松,一直走到現在。」

5跑山對你的意義是甚麼?還有你在當中學習到甚麼?
「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對我來說是一種自信心的建立和舒壓的途徑!剛出來工作首幾年,10幾歲的時候因為沒經驗,不及別人做得好,當時做消防員會被罵得很厲害,也面對很多生活和社會的壓力。開始跑步後,我覺得有一雙跑得強健的雙腳,可以跑得很遠,跑到不同的路況,這是一種成就!當你要面對一些天災人禍,要幫自己幫別人,尤其是我們做山野拯救,擁有強健的體能,是一種優勢 !如果我將這種本能發揮得好,其實也是一個挺好的成就。幫自己建立到信心!到正式做了運動員,我會覺得這是一種自我追求的表現,成績的追求,希望自己跑到更高的位置。」

6
「但到現在這個時刻,跑步對我而言的意義又有不同。我覺得是一種使命感!因為起初我是新手,由別人帶領我跑,自己也喜歡這個運動,追求到好的成績,直到現在想一些較長遠的東西。我就在想,未來要帶領着行一條正確的路,讓學會可以行少一點冤枉路,給予青少年及早訓練,推動越野跑的發展。現在全職成為推廣跑步的工作者,與社福機構合作,去推動這項運動,我覺得這種使命感對現在的我來說比較強烈。開頭我以為是我選擇它,來到這刻我會覺得是越野跑選擇了我!」
(註:聰Sir是越野跑會The Peak Hunter的創辦人之一)

72021 UTMB過程有甚麼困難?以及感想?
「首先先說一說2019年的時候跑得很好,跑第六名,時間是22多個小時,比今次成績更快。但是今次要踏上起點線首先不容易,因為19年跑完我覺得下年再跑好一點,當時是32歲。怎知2020年沒有舉行,2021年賽前三個月收到通知,三個月時間內就要訓練好自己去比賽,利用速成的方法,把自己身體承受的能力。到起點線也不容易,還要隔離,其實真的很徬徨。很感激身邊人幫忙籌備,你不要想太多好好專注比賽。我們會幫你安排機票酒店。種種困難會令自己的決心更加大,因為都來了,而且身邊的人這麼幫忙。你沒有好成績如何交代,怎樣對得起身邊的人?覺得一定要跑好今次決心是更加大的。」
UTMB (Ultra-Trail du Mont-Blanc)是全球長跑及越野跑手都關注的賽事,比賽距離:為170km,圍繞Mont Blanc一周,約爬升:10,000m,參賽著須於46小時30分內完成。

8
「在比賽過程中頭半段是很順利的,比2019年快,但天氣很冷,指明需要具備cold weather kit,包括一件third layout,有first second再多加一件厚衣物,同時要帶一副太陽眼鏡,這些裝備一定要輕巧,背囊本身已經大,還要再多加東西塞進背囊,所以揀選了最輕巧的保暖裝備(當時選擇了North Face新出的外套)。比賽過程中,凌晨四點鐘100公里,上到最高位2570米,除了少許高原反應外,我們香港人很不能適應的。走到100公里,人家說體感溫度去到零度,那種寒冷是十分難捱的,體溫流失得很快。怎料眼晴出事了,開始看不清下山的路。我不知如何解決,看東西不清楚很模糊,落斜的時候要減慢,影響專注以及流暢性。後來我發現我眨眼,眼睛一濕就會比較好,發現還是不行,但發現平路上看不清楚也不要緊的,但下山下斜的時候就要搓一搓眼睛,可以保持20秒清晰。去到checkpoint的時候,真的覺得是否能繼續下去呢?去到120公里,當時我太太替我滴眼藥水,因為中間有個point是不能支援,但他們看見我有這個需要到120公里可以有支援。事後翻查資料,發現那是凍盲,是因為冷風和乾燥吹入眼,眼睛會看不清楚,真的長知識了!事後看影片,即使是速度很快的外國選手,晚上也會戴太陽眼鏡和滴眼藥水,所以覺得這種真的是透過經驗累積才懂得解決。
在比賽過程中要衡量安全,但面對困難不要這麼快放棄。需要克服和應付大自然的變化,還有遇到困難時心理的調節,我覺得這是越野跑困難和獨特的地方,而這方面反而是自己的強項。」

9成了世界排名第三排名*的你感覺是怎樣?
「我完全沒有概念,這個世界越野跑巡迴賽其實是我早幾年前的目標,因為我看見那誰很厲害 最高峰排行十幾名,或小強師兄也曾經排在很高的位置,我也想試一試。(*2021UTMB後的ranking)
而且改了制度,以前的制度好像是計算兩場,現在計算4場,也有以前的兩年改為3年,換言之今年努力的成果係這些年前累積下來的。我本來也不知道自己第幾位,大家可以看到世界越野跑巡迴賽排名第三是香港選手。反而我的角度會覺得,好像以前努力沒有人看到,今日的努力是之前累積下來的,我體會到有時候努力未必有即時成效。現在的成果是幾年前建立的,或者現在正在努力但未看見光明,未看見光的,可能是幾年後才會出現,可能是幾年後才會出現成效。
我經常跟兒子青少年說,努力的時候未必會知道未來是如何,例如讀書是辛苦的,就像在一個漆黑的隧道中一樣,但只要你繼續行就會看見盡頭,就會看見光明。我這次的世界越野跑巡迴賽也是一個例子,幾年前的努力,我也意想不到原來是在成就今年。」

10當時為了2021 UTMB比賽的密集三個月的訓練是如何的?
「其實距離會影響訓練的周期,長距離的時候練習的課數越長。簡單來說 你把練習10公里、全馬、100公里、100英里整個周期放大,正常來說需要半年時間去練習100英里,也要視乎人的背景,以新人來說 練習要調控的更加多。
在我的條件下,將半年的東西濃縮成三個月。邀請大家加入一起訓練,為甚麼我們邀請別人加入呢,因為一大群人一起跑動力會更好!
我有幾個目標的,第一個月要就走一千里,要有15,000米的攀升,同時一千公里之中要有超過十課50公里以上的長課,第十課之中要走完香港四大徑,另一個目標是玩Fore-trail,當作試路,把速度、時間、起步點、集合全部寫出來,歡迎大家加入。最後我練港島徑有五十幾個人參加。」

11你認為一起練習是鼓勵好的嗎?
「我經常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如果一群人一起練習,可以走得更加長遠;因為很多時候會有心魔和誘惑,令自己停頓了。身邊有人支持和鼓勵,可以行得更加遠。
有時候自己會走快了而不自知,有時候一大群人看著,步速會更穩定,和做人做事很相似,有時候不只是自己,一件事情要做得成功團隊必須合作。有時候自己會行得比較快,所以要定期停下來回望,看看隊友們能否跟上。
所以我覺得跑步也學習到很多做人道理,無論是如何和團隊合作,由誰先行後行的分工。跑山,也能學做人。」

12日常穿哪些越野跑鞋?
「日常越野跑鞋,Thw North Face Vectic的幾款越野跑鞋,其中最喜歡也最常穿著的是Enuris。UTMB、四徑、《跑無盡》也是穿它的。我覺得我也同時突破這對鞋的極限。我的挑戰是要自我補給,到時不會有人送鞋給我,所以我需要確保著的鞋夠耐用可以足夠完成比賽,而且也需要舒適,穿著對跑了600公里都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