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20個年的97港產片之最

- 30 Jun 2017
香港回歸20年,時光機又回到1997年的香港電影業,那時香港人仍然視到戲院睇戲是一大娛樂,在97年全年票房頭三位,都是超過4000萬票房,之後便再沒有這個龐大數字了。

最多獎項:《宋家皇朝》
當年以「三個美麗女子,一個愛錢、一個愛權、一個愛國」為宣傳口號,以民初宋家三姊妹故事作為主軸,拍出港產片罕有的歷史題材,雖然電影本身命運多舛,包括開拍前不停易角及通過不到內地電檢,然而在金像獎卻成為大贏家,12項提名得到6個獎座,包括令張曼玉以飾演宋慶齡成為影后,可惜電影在香港不算叫座。

最本土:《香港製造》
在今年7月推出4K修復版本的電影《香港製造》,是一部很有另類味道、而且影響深遠的電影。導演陳果是寫實派,之前擔任助導多年,他以50萬拍出一部電影打動劉德華投資拍戲,結果用舊菲林拍出這部獲得多個海外獎項的電影,包括成為時年的金像獎最佳電影。這亦是李燦森的電影處女作,在片中取景地點如藍田及秀茂坪等屋邨已拆卸,換句話說,再拍不出這種草根味了。

最「大工程」:《春光乍洩》+梁朝偉
就是《春光乍洩》,開啟了王大導演的「史詩式拍攝」模式!96年夏天,王家衛、張國榮及梁朝偉本預算飛到阿根廷拍攝三星期,最後變成兩個月後才回來,雖然黎耀輝(梁朝偉)及何寶榮(張國榮)都合力拍出了一齣好電影,不過自忘以後張國榮都怕怕了,也沒有跟梁朝偉再合作過。王大導在其後的作品拍攝往往超時,《2046》一片,趙被諷刺拍到2046年才完成。

最後派對:一周一成的《一個好人》
如果說80年代最港產片最有活力及最受歡迎的是新藝城電影,那麼90年代就是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成龍)的天下。後兩者會在自己的電影中參與創作,令1989年起,全年票房冠軍由兩人瓜分,不過自1997年《一個好人》成為票房冠軍後,兩人的壟斷地位結束,這當然關乎亞洲金融風暴令經濟緊縮,隨著二人分別北上拍合拍片,他們的港產地道口味電影已經不再了。

最青澀回憶:《初戀無限Touch》、《百份百啱Feel》、《求戀期》
回歸前後,香港又拍了很多青春片,未知是否寓意緬懷過去、還是歎息青春不再?《百分百啱Feel》紀錄著港漫的高峰一頁,將一個港產愛情漫畫改編成電影更加是絕無僅有;《初戀無限Touch》的角色及對白「你那莎?」仍然成為集體回憶;《求戀期》在當年暑假上映,演員仍有不少活躍影圈、音樂界甚至名人界。

最多續集:《古惑仔》、《蜜桃成熟時》、《家有囍事》
在金融風暴前,其實香港電影已呈頹勢,其中一個現象就是續集停不了:《古惑仔》拍至第4集、《蜜桃成熟時1997》內容選角毫不相關,卻拍至2011年仍有號稱續集、《97家有囍事》繼承賀歲片王《家有囍事》,但忿認是新不如舊,以上電影都是一蟹不如一蟹,無論是劇本及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