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創作無數意味深長的作品 總有一句話打動你心
- 5 Jul 2019
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受歐美文化薰陶,其作品寫出都市人的感覺,在世界各地具有廣泛知名度。他過去一些名言啟發讀者,而且作品中的內容頗富意味,深刻難忘的情節令人感動,也讓大家思考生命和生活中的意義。小編知道大家對村上春樹並不陌生,今次想簡單介紹他本人和作品中一些打動人心的句子。

村上春樹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被譽為日本「八十年代文學旗手」。作為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他從城市生活的視角,探討當代日本青少年心靈的「都市文學」。過去推出的作品均獲好評,並贏得「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藝獎項,被不少評論家推舉為最能掌握時代特質與節奏感的作家。

村上春樹是國際知名的魔幻寫實小說家,作品擅長營造危機感,以探索和理解人類內在的自我認同。小說中,字裡行間反映日本文化,也帶出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例如幸福和成功的真正意義。他的文字具有無形的力量,影響無數讀者。

村上春樹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不少作品早已耳熟能詳,例如:《海邊的卡夫卡》、《聽風的歌》、《舞,舞,舞》等,當然不少得香港人熟悉的《1Q84》和《挪威的森林》。不過除了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外,村上春樹對政治及社會議題也十分敢言。過去他對社會的金句,發人深省,記在不少人的心中。

「在雞蛋與高牆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
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文學獎獲獎演講中,說出:「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他指不管高牆多麼正確、雞蛋多麼錯誤,但仍他會選擇站在雞蛋一邊。

站在脆弱的雞蛋那一邊,因為正確與否,是由別人決定的、由時間和歷史決定的。假如小說家站在高牆那一邊寫作,即使出於甚麼理由,那個作家又有何價值呢?所以在高牆與雞蛋之間,村上春樹會選擇雞蛋那方。

高牆與雞蛋,前者象徵了轟炸機、坦克、火箭、白燐彈、機關槍⋯⋯後者則是被摧毀家園的非武裝平民。當然這一隱喻有另一個意義,就是每一個人都是雞蛋!同樣具有無可替代的靈魂和包攏它的脆弱外殼,而高牆是我們面對的體制。這個本應保護我們的東西,但有時候卻自行其是地殺害我們和讓我們殺人,所以我們不能被體制剝削。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終止之時,尋覓的過程亦即失去的過程。」
除了雞蛋與高牆這一句,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名句,有一句是小編很喜歡的:「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終止之時,尋覓的過程亦即失去的過程。」這一句出自《國境以南太陽以西》,帶有一種「距離美」。或者這樣說吧,男人終其一生都希望尋求目標,並且得到她。不過得到之後,目光就轉向另一目標,總是在慾望和滿足兩者之間掙扎。

沒得到事物的時候,有一種求而不得的「朦朧美」,總是覺得夢寐以求的那樣事物是完美。但在追求中,神秘的面紗慢慢除下,目標原來沒有想像中的無可挑剔。這裡不只是談大家的愛情,生活各樣事情也是這樣的。得不到時的憧憬,那種嚮往,正是最美麗的,宛如鏡中月、水中花般虛幻和朦朧。

「若甚麼都不捨棄,便甚麼都不能獲取。」
要得到一些甚麼,又會同時錯過和失去一些東西。我們總是在生活上有得有失,永遠都在得失之間。不過在《國境以南太陽以西》中,另一句「若甚麼都不捨棄,便甚麼都不能獲取」一樣很有共嗚,如果大家只安於現狀,不願改變、不願付出,又怎能又新的突破和收穫?在未來的道路上,大膽地捨棄一些事物,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