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歲的他比很多年輕人更有魄力|致敬真正地球之友 艾登堡祿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
- 29 Apr 2019
大家有看過BBC自然生態記錄片,肯定會聽過一把咬字清晰、沉穩厚實的聲音作旁白,也會看過一個慈祥老人坐在山澗森林,甚至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令人不禁為這個老人的無盡魄力鼓掌!這個年屆上壽的老人家,就是阿Sir大衛.艾登堡祿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

為甚麼突然談起他呢?事關年屆92歲的艾登堡祿爵士坦言自己在世上的時間不多。儘管這個年紀的人說出這句話其實絕不出奇,也不偏實事實,但是大家也希望阿Sir永遠不會老,繼續創高峯,因為,他一生為保護地球盡心盡力,也啟發了不少人投身保育,關心自然生態及環境問題,影響力不容置疑。

艾登堡祿爵士年輕時在劍橋大學攻讀地質學及動物學,畢業後數年,加入英國廣播公司(BBC),當中他勇於創新,以全新方式製造動物記錄片Zoo Quest,為家庭觀眾帶來了少見的動物影像,包括黑猩猩、天堂鳥等。當時,阿Sir與倫敦動物園的職員到不同國家,捕捉野生動物,帶回動物園讓遊人參觀。

Zoo Quest 整個節目除了拍攝捕捉的過程,拍攝人員也會與當地社群互動,把不同地方的人文風光呈現在觀眾眼前。這種多元化的節目內容大受歡迎,大衛.艾登堡祿這個小伙子嶄露頭角。
以為阿Sir只是提倡環境保育這麼簡單?他早年製作的兩套有關土著的記錄片堪稱經典。1960年,BBC播出《The People of Paradise》,就是阿Sir遠赴斐濟及湯加兩個大洋洲島國,深入未受現代文明影響的土著族群。那次,可能是這群土著首次與西方白人接觸,可謂歷史性創舉。記錄捕捉了當地聖人禮笨豬跳等與世隔絕的場景,又介紹了島國獨有的海洋宗教,包括聲稱能召喚鯊魚及海龜等海洋生活的長老,讓世人看見世界的多元文化。
另一套經典人文記錄片是1971年的A Blank on the Map。故名思義,攝製團隊探索的地方是未被記錄在地圖中,只有一片空白。因此,超過一百人的攝製團隊四處闖蕩,刻畫該處的地型,希望把最準確的資訊收錄在地圖上。沿途他們拍攝了意想不到的野生動物,例如綠樹蟒、樹袋鼠等。
當時,阿Sir與攝製團隊勇闖前人未踏足過的巴布亞新幾內亞Biami土著族群,這個記錄片更是阿Sir最喜愛的四套記錄片之一。大衛.艾登堡祿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仍嘗試與土著溝通,瞭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及掛在身上的配飾。

作為節目製作人,製作高質素的電視節目絕不容易,做出重要科學發現更是難若登天。但阿Sir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在攀山涉水的過程中,保持一顆好奇的心,發現了幾種新物種,並為它們命名,當中包括阿騰伯洛龍屬(Attenborosaurus),就是以阿Sir的名字改成,屬蛇頸龍的一種。

最令人敬重的是,在電視行業工作數十載,他時刻為地球著想,並願意深刻反省自己世代的所作所為。他積極參與多個環保領域,包括座談會、環保創新技術。阿Sir年逾九十,仍繼續突破求進,例如他與英國電視台Sky 製作3D動物記錄片,真的可以說阿爺去到兒子那一輩都是看阿Sir的記錄片大!

或許阿Sir已經看透生死,但他始終放不下的,是這個藍地球的將來。他多次提及,人口過多及資源過度耗用不斷把地球、動植物及人類推向更危險的邊緣。他坦言種種跡象均難以令他對地球的未來感到樂觀,儘管未來數十年的事與他無關,但他仍然語中心長地說:「我們這一代幹了許多壞事,我們必須與年輕人合作,否則地球就玩完!」二十多歲時初出芧蘆,到人生黃昏時期,仍然心繫地球,這種多年如一的堅持,絕對令人敬佩。作為年輕一輩(那怕你是中年),一起努力實踐阿Sir保護地球的心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