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

- 9 Dec 2016
Donald Trump在選舉前後表現判若兩人,有人說他很可能是裝瘋賣傻為博狂熱者的選票,這個可能性我們或許可以從他以前的節目中看到端倪。
《The Apprentice》(港譯:飛黃騰達)裡面Donald Trump以一個老闆的姿態盡情展現他的毒舌與尖酸,有人看了後認為他這個人太自以為是不可一世,覺得凡事也該留一線,不必次次踩到盡;也有人看後會認同他的尖銳狠辣,覺得要在市場立足,堅韌心志必不可少。無論你是贊同前者或是支持後者,其實都無差,因為你已經跌入了陷阱當中。

這陷阱也就是所謂的Reality Show(真人秀)。美國電視節目製作真人節目已經有非常豐富的經驗,《Survivor》、《America's next top model》、《Master Chef》、《Queer Eye》等等香港人比較熟悉的節目,相信你都曾經看過。這些節目長做長有,一年一季動輒歷史悠久。其題材貼地入屋,參加節目的嘉賓或選手也總是滿有故事,長相各異又個個性格鮮明,但看多了,我們都會問:「真的嗎?」

要回答你的話,我會引用周星馳《食神》片頭那一幕比賽,你自己參詳一下。
是製作單位有心愚弄觀眾?那你就不明白遊戲玩法了。講明是Reality Show,重要的是後面那一個「Show」字。一個愈專業的show,就愈不容許犯錯。當一個節目面向不單是國內幾千萬觀眾,甚至牽涉到海外轉播的億萬收益,節目可容許的不確定因素就變得更低。我不會說這些Reality Show全部的內容都是造假,畢竟這些節目拍攝所需時間不短,而且人都是充滿未知的生物,脾氣性情健康等都是難以掌握的,即使節目內的所以人都是受薪的模特兒,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各種不可預期的事情。因此你問這些Reality Show是真是假,答案並不是0和1。

以編劇的專業協調,誇張突出人物性格與及撰寫充滿壓迫感的對白,這些都是為了提高節目的可觀性,讓你可以看得咬牙切齒。只不過這些做法有高有低,高手的,可以讓你完全投入節目裡的世界,並訝異於那些原本平凡的人竟然可以在鏡頭面前說出種種辛辣尖銳或者赤裸裸的內心剖白,讓你動情支持又或者憎恨抗拒。低手的,或者兩下就給拆穿西洋鏡,人人看了覺得似搞笑假膠居多,例子也多不勝數,像是內地那《蒙面歌王》巫啟賢一說「好似曹格」,就讓人立即轉台,就是一例。
說遠了,講回Donald Trump,他在媒體和鏡頭前的尖酸刻薄,不過就是延續了他在電視節目中吸睛的形象。形象是需要時間去打造的,當政黨決定用一個電視明星來參加政治真人show,他自然就得好好運用辛苦建立的形象去爭取最多的收視。
最後他在這個真人show中贏了,節目基本上也就完成了,他未必要一下子就把造型放低,但當中的浮誇演繹已經再無必要。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