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社交媒體排名大洗牌|老牌Facebook如何力壓TikTok?小紅書成「數據黑洞」?

- 11 Mar 2025
進入2025年,香港社交媒體市場依然熱潮湧動。根據We Are Social與Meltwater聯合發布的《Digital 2025》全球概覽報告,香港的社交媒體滲透率高達86.2%,約646萬活躍用戶每日活躍於各大平台,這一數字彰顯了無限的商業潛力與潮流脈動。本文將剖析Facebook與YouTube如何保持領先、TikTok與小紅書如何並駕齊驅,並探討如何從中挖掘吸睛的流量密碼。

傳統社交媒體巨頭在香港市場展現出持久的生命力。報告顯示,Facebook在香港擁有龐大用戶基礎,且近年用戶數持續增長,穩固其作為新聞傳播、社群互動及品牌推廣核心平台的地位。

YouTube則以每月人均147個影片的觀看量,成為影片內容的霸主,無論是娛樂還是教育內容,皆深受用戶青睞。WhatsApp憑藉78%的滲透率,成為日常通訊不可或缺的工具;而Instagram以51.6%的覆蓋率,通過短影片與限時動態牢牢吸引年輕用戶的目光。
這些平台猶如市場中的支柱,流量穩定且可靠。然而,報告亦指出,部分用戶認為其略顯傳統,新興平台的挑戰已悄然來臨。

新興與既有平台的交鋒為市場增添活力,TikTok與小紅書尤為矚目。報告假設TikTok在香港持續運作,其短影片魅力與Instagram Reels及YouTube Shorts形成競爭格局,推動短影片生態的蓬勃發展。營銷專家Rudi Leung曾評論Threads的使用率低於預期,認為香港用戶偏好視覺內容,這或許解釋了TikTok的持久吸引力。

與此同時,小紅書如一匹黑馬脫穎而出。Rudi Leung稱其為「數據黑洞」,因其具體用戶數據難以獲取,但在年輕女性中的影響力顯著。報告指出,小紅書憑藉產品推薦與生活分享,緊扣香港社交商務趨勢,75%的消費者每月通過社交媒體平均消費7次,金額達4154.75港元,其勢頭銳不可擋。

X則以48%的頁面瀏覽量保持即時話題的領先地位。新舊平台的競爭,儼然成為數碼時代的焦點。

世代差異深刻影響流量分佈。報告顯示,35歲以上的用戶傾向依賴Facebook與YouTube,其穩定內容與熟悉體驗滿足其需求,流量增長緩慢但根基深厚。35歲以下的年輕人則更青睞Instagram、TikTok與小紅書,追求視覺衝擊與即時互動。

報告進一步指出,香港用戶平均每天花費1小時51分鐘於社交媒體,每月使用6.6個不同平台,顯示出對新事物的濃厚興趣。語言使用方面,36%採用繁體中文,29%使用英語,多語言策略成為觸及廣泛受眾的關鍵。

香港社交媒體市場將在96%的高智能手機滲透率推動下持續發展。報告預測,移動端體驗的優化將成為競爭焦點。儘管2023至2024年間社交媒體身份總數減少27萬,市場看似趨於飽和,但用戶對新平台的探索熱情未減,TikTok與小紅書的並存或預示更多可能性。對於追求流量的品牌與個人而言,Facebook與WhatsApp提供穩定的曝光基礎,而TikTok與小紅書則開啟新的增長空間。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