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大跌市之後,如何不當韭菜要學懂的事

Jack Forest
  • 16 May 2022

近日加密貨幣災難式跌價,我才驚覺身邊原來這麼多人有份入市,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參與其中?對一些有嘗試理解加密貨幣的人來說,加密貨幣所代表的是一種未來趨勢,其脫離傳統市場,脫離以國家為單位的貨幣體制,並達到理想中的「去中心化」主張,其實都帶有一份善意。但對於這份善意,我個人來說並不全然樂觀,因為當中帶點想想主義的視點,在面對以「大眾」作為市場的話,其危險性也就在於其所謂的支持者。

你是否有足夠的抗壓力

你是否有足夠的抗壓力

一如大部份市場上的股票投資者,我所認知的是真正認識公司運作並因看好公司前景而買下投票的「投資者」往往都只佔少數,而更大部份的人都只是為求快買快賺的「投機者」。投機者因為對投資項目的認識不夠深入,因此他們對手上股票的信心也相對較低。這種投機者在遇上股票出現波動或價值下跌時,他們的抗壓力通常較低而因此容易出現恐慌。

你對投資產品是否有足夠認識

你對投資產品是否有足夠認識

股災時受災最嚴重的,十居其九都必定是那些因為遭到熱捧而上升得極快的公司,因為他們的股票持有人不少都是以賺快錢的心態入市,所以一旦出現信心危機,其跌勢往往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在我眼中,現時加密貨幣所面臨的問題也有相同處境,因為投資加密貨幣的群眾中,對這個產品的認識並不深入。很多人都只是看上了那誇張的升幅,認為這就是個讓自己在短時間內變成富翁的工具,於是便積極投入金錢,並令其產生泡沫。

不認識學習投資產品而投資的,其實就是單純的賭博。

一旦泡沫難以承受壓力,爆煲的情況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從原本擁有相對健全對沖保護的Luna跌至幾乎等於廢物這一例子,就可以明白到這種由不明不白的投機者所塑造出來的市場,無論規模多大,其風險始終是暫時太過於巨大的。

很多人對NFT市場仍然一知半解

很多人對NFT市場仍然一知半解

加密貨幣出現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早在Crypto出現問題前,整個虛擬經濟已經出現危機。當中我認為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名詞叫做NFT。NFT這個網絡證書的概念在近一年來彷彿成了神話一般,各個媒體鋪天蓋地地吹捧。本來其可塑性的確是具備相當大潛質,但在不少公司品牌加入推廣參與之餘,眾多媒體也將NFT描述得就如賺錢神器一般,很大程度也提升了人們對加密貨幣的接受程度。

只不過當我聽到坊間仍有一些說法如把NFT理解為JPG,又或者是一些畫廊急急推介各種電子媒體作品並聲稱其就是NFT的形態,我惶恐的原因是在於,包括傳媒及許多Influencer在內,原來那麼多人對此一知半解但又同時汲汲營營。

延伸閱讀:NFT 10個常見用語解釋!Mint、Gas、Floor Price到底是甚麼意思?

投資大忌-惰性

投資大忌-惰性

這種一知半解可說是來自於惰性,然而同時明白到貪婪與懶惰本來就是大部份人類的本性之一,我對於一些有識之士那麼前瞻地提出Web3.0,希望創造到一個「去中心化」的新世界,我甚至不必擔心那些既得利益的權力者會對這趨勢橫加阻攔,而是「大眾」本來就會因為自已傾向的惰性將人類困死於過往的威權當中。

去中化化的核心

去中心化的核心其實是甚麼?

如果你覺得這段文字有點複雜難於理解,容許我給大家一個例子。就像Facebook這個平台原本就是提供給大眾一個機會讓每個人都有發言空間。所謂的去中心化,你大可以理解為不再依靠大台。但Facebook發展到今天,沒錯是人人可以發聲,但一些具有資源或是成功建立權威的單位,終於又是緊握著主宰發言的地位,本身無太多受眾的人的說話也極難受到他人注意。這一切,都是源自於人類的慵懶,並慣於將決定權交給別人的傾向。

如何不當韭菜

如何不當韭菜

總括而言,從今次Crypto大跌市中,我們在認知到大眾投資取向的同時,更要警剔自己對於所投資項目的認識。選擇做一個高瞻遠足的人,還是隨波逐流被人當韭菜收割的,絕對是我們值得留神的課題。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