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特質:不愛飲紅酒】法國葡萄酒銷售下滑 法國酒莊如何擺脫高檔包袱?

- 13 Jan 2025
法國葡萄酒長期以來被視為高品質與精緻生活的象徵。然而,這一象徵在Z世代的眼中正失去其光環。
根據波爾多葡萄酒貿易委員會(CIVB)最新報告,自1960年代以來,法國葡萄酒的消費量已下降了90%。僅在2023年,當地葡萄酒的銷售額就減少了8%。曾經主宰全球的葡萄酒文化正在面臨挑戰,而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年輕一代的冷淡態度。

根據尼爾森(Nielsen)的數據,法國不同世代對靜酒(Still Wine)的消費量存在顯著差異,反映出年輕一代對傳統葡萄酒的興趣逐漸減弱。
生於1945年之前的消費者每年平均飲用達40公升靜酒,嬰兒潮世代則略低於40公升,但仍維持在35公升以上。
而到了X世代,這一數字已下降至25公升左右。
千禧世代的消費量進一步縮減至10至15公升之間,而Z世代的消費量則跌破10公升,成為飲用最少的群體。
相比之下,烈酒(Spirits)的世代差異較小,無論是年長的消費者還是Z世代,其消費量大致維持在5公升至15公升之間。
這一數據凸顯了年輕一代對烈酒的接受度相對穩定,但對葡萄酒的興趣卻在迅速減退,為法國葡萄酒市場敲響警鐘。

Z世代的生活態度與消費觀念,與上一代有著顯著的不同。
《紐約時報》近期的一篇報導指出,許多年輕人認為葡萄酒的文化與其快節奏、數字化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一項調查顯示,52%的18至34歲美國年輕人認為每日飲酒對健康有害,而這一比例在35至55歲的群體中僅為39%。

對於Z世代來說,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低酒精甚至無酒精的飲品,將健康與環保置於消費選擇的優先位置。
此外,他們對品牌的期望也發生了改變,傳統的「法國高端葡萄酒」形象對他們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他們追求的是更輕鬆、更多元化的飲酒體驗,而非沉重的歷史包袱。

面對這一挑戰,許多酒莊和品牌試圖改變策略,以吸引年輕消費者。
例如,納帕谷Napa Valley的酒莊採用了更加現代化的品牌設計和包裝風格,並通過社交媒體打造與Z世代對話的機會。同時,一些酒吧也開始提供自然葡萄酒和低酒精飲品,以迎合年輕人的健康理念。

WeStone Winery成功抓住Z世代的消費偏好,以創新產品吸引年輕客群。
酒莊推出了專為冰鎮飲用設計的輕紅酒系列,例如KABAVANE No.9和WE Chin Chin No.1,這些酒款酒精度低、口感清爽,迎合年輕人對健康和輕鬆生活的追求。
同時,酒莊在酒瓶與酒標設計上展現獨特創意,以簡約又時尚的美學吸引Z世代的目光。

此外,酒莊還透過數位行銷和社群媒體推廣,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結。
他們利用線上直播、產品故事分享和品牌活動,提升消費體驗和品牌忠誠度。
這些策略不僅讓酒莊在競爭激烈的葡萄酒市場中脫穎而出,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創新營銷的成功典範。

儘管如此,法國葡萄酒的品牌形象轉型依然困難重重。
法國傳統酒莊面對的問題在於,如何在不失去傳統核心價值的前提下,與新一代消費者建立聯繫。
此外,法國葡萄酒的高成本和較為複雜的品飲過程,也讓年輕人望而卻步。

《紐約時報》的報導提到,Z世代對葡萄酒的興趣更多地聚焦於「氛圍」和「美學」而非酒本身。
例如,位於布魯克林的 Sauced 酒吧因其嘻哈音樂和霓虹燈裝飾吸引了大批年輕人,他們喜歡在輕鬆的環境中「慢慢品味」紅酒,而不是快速乾杯。
這反映了葡萄酒文化的某種妥協,即通過迎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逐步改變傳統刻板的形象。

Z世代對葡萄酒的冷淡並非完全的拒絕,而是對舊有模式的質疑。
他們偏好更輕鬆、更有趣、更符合個人價值觀的飲酒體驗,為行業帶來了探索新邊界的契機。
法國葡萄酒若能擺脫傳統的高冷形象,並注入更多活力與創意,或許能以「親民奢華」的姿態吸引新一代的消費者。這不僅是營銷策略的挑戰,更是文化更新的試煉。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