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專欄】地皮成交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代表什麼?

- 14 Mar 2023
最近我又看到一則新聞,一幅位於旺角洗衣街與亞皆老街交界,曾經估值高達220億元的商地皮最終由新地以47.29億元奪標,每呎樓面地價僅大約$3000,不但較截標前市場估值下限的56.4億元低近一成六;比起一年前賣地計劃股價最高估值的時候更相差八成。

順帶一提,現在只是2023年的3月,但已經有三幅地皮均以流標收場,分別是赤柱環角道住宅地、觀塘裕民坊商業項目以及是港鐵小蠔灣第一期發展項目。洗衣街這塊「巨無霸」商業地,位於市中心發展成熟的區域,鄰近旺角及旺角東站、新世紀廣場(Moko)等,地段靚,但也只值大約$3000/呎,這真是令我頗為驚訝,如此低地價會直接影響鄰近地方的租值,這樣真的不得不令我睇淡香港的樓市發展。負面消息接連不斷,但我總覺得有一班人好努力頂住樓價, 藉着這些時機繼續出貨,製造一個股市小陽春的景象。

其實買樓不同於買股票,買股票的流動性相對較高;而買樓其實涉及和不同人的談判,我形容為買賣雙方之間的博弈,而當中會產生不少的訊息成本,某些人更能輕易在個別的成交中拉高樓價。

在我角度來看,整個社會看似走上復常的路,但經濟要回復到從前的光景絕不容易。任政府如何派糖派消費券,全世界都開關了,大家又可以再自由出入,購買力一定比以前遜色,更未提已經很多人已經移民了,現在地價又不斷跌,樓市短期內都沒什麼運行。不用讀過經濟學,也不會催眠自己,現在的香港是一切正常。雖然大家期待已久的中港通關令到樓市的成交量多了,但我們又再看看啟德和簡約公屋事件,政府一再強調地總會歸還,房屋局亦重申不會改變啟德成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目標;只不過現在價跌了亦是鐵一般的事實而已。

最後奉勸各位,我自己本身對樓市不太看好,樓市表現和香港的失業率一樣:現階段看到的是一個假象,普羅大眾好像總是看不到實際情況其實沒有想像中好;再提醒大家,已經有樓的要留意,還想買樓的更加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