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香檸是如何在香港迅速崛起?|專訪3位創辦人 從餐飲到茶飲的轉型之路

- 21 Aug 2024
由2023年6月於旺角開設首店開始,「香港林香檸」於8個月內分別於港九新界開設共11間分店,速度之高成為疫後發展最快的連鎖飲品品牌之一,每日平均每間店舖出售逾1,000杯飲品。
林香檸迅速崛起,成為了年輕人和茶飲愛好者心中的新寵。
這個來自內地的品牌,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客群?
Esquire HK今次有幸訪問到林香檸香港團隊的三位創始人:Damon、Jack 和 Will,聽聽他們分享從餐飲業轉型手打檸檬茶的過程及心路歷程。

從餐飲業跨足茶飲行業
Damon表示,自己一直從事投資行業,曾引進韓國咖啡店來香港經營。而Jack和Will則在餐飲業擁有豐富經驗,經營過咖啡店、西餐廳、泰國菜館等。
疫情期間,Damon與內地林香檸創辦人接洽,發現香港市場缺乏手打檸檬茶這一品類。
於是Jack就立刻和Damon到國內試試,
「去湛江試了第一次,我覺得可行,於是就急不及待告訴Will!」
他們都覺得Will對食物要求很高,而且經營那麼多餐廳,自有一套心得。
Will坦言初時也很困惑,但是後來自己親身了解之後,就變得有信心。
「我們那時候就膽子粗粗去試試,純粹沒有考慮疫情過後香港的生意會好或不好?通關之後生意會慢慢升高?還是會下跌?
我們都不是股票大師或者經濟學家,
我們沒有想過香港未來的趨勢是怎樣。
純粹那時候我們三個都覺得這一杯檸檬茶很好喝,
而香港還沒有, 所以我們三個才會選擇它走下去,
如果對自己的產品沒有信心, 我們就很難繼續做下去。」

品牌本地化:在香港重塑林香檸
林香檸在國內已經超過400間分店,搬到香港這個環境,三子都覺得不能照板煮碗直搬過來,所以他們十分注重「在地化」的特徵來調整品牌形象。
「你看到我們其他競爭對手,他們很多都要跟回大陸那一套,所以我們將這個牌子本地化,這很重要!」
Will提到,香港各分店的裝修風格都有所不同,針對所在位置量身設計。
例如,中環店融合了中西文化,體現香港的特點;啟德Airside店則展現了更為現代Air Spaceship的風格。
至於尖沙咀天星碼頭店,則巧妙融入了摺閘等等的懷舊元素,讓顧客在享受茶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老香港的氛圍。
Will強調:「天星碼頭這裡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維港,將城市與海洋的連結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們更透露在接下來新一季會推出更適合香港人味道的檸檬茶,
「我們會推出一些適合香港人的鳳梨檸檬茶,或芒果檸檬茶,另外我們也找來香港設計師加入一些香港文化, 去演變一個香港版的林香檸出來。」

手打檸檬茶的挑戰與機遇
在選址策略上,林香檸團隊會綜合考量人流、消費習慣及競爭環境,以確保每間分店都能最大化地發揮效益。
Jack娓娓道來:
「第一間首選一定是登打士街或豉油街, 如果再遠一點就可能是荃灣、沙田,
但是相比起一些國內品牌進駐香港的時候, 如果他不是100%香港土生土長, 可能他不會熟悉這一些地方,
就好像我們所認熟悉西灣河太安樓, 是抱着尋寶心態找東西吃, 不會是小紅書一式一樣的推介。」
香港市場競爭激烈,選址除了是講求經驗、更是要膽大心細,萬一對手轉眼開在附近,變成惡性競爭,又是一場長久戰。
不過三子心態相當正面,
「我們避免不了對手或者同行業的人在附近開店, 唯一一樣東西我們可以跟別人鬥的, 就是提升自己的品質、服務、培訓,這些後勤的細節。」
「我們希望將檸檬茶這個產品做到極致, 做好這個品質,就像香港人在茶餐廳吃的蛋撻、菠蘿包、沙嗲牛肉麵等食物,經典又日常。」

未來展望:超出越預期的成功
當被問及是否預想到如今的成功,Jack笑言,正因為三位合夥人各自經營過不同類型的生意,才讓他們在短時間內迅速開拓市場。他們憑藉對產品的信心和市場的敏銳度,果斷決定進軍香港。
「我們希望可以做到長做長有,而不是一時流行的熱潮;所以我們反而想香港林香檸, 能成為到香港人心中優質的檸檬茶, 想起檸檬茶就會想起我們的地方。」
如今,林香檸的成功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但也證明了他們在品牌本地化和品質提升上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茶飲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林香檸香港團隊以獨特的品牌定位和優質的產品,為香港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飲茶體驗。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餐飲還是茶飲,只要用心經營,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