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股成疫市奇葩!表現繼續勢如破竹嗎?抑或要先行止賺離場?

- 8 Jun 2020
內地物管股今年以來表現強勢,跑嬴大市。就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行業的影響相對較細,成為「疫市」奇葩。多隻物管股的股價創新高,其中碧桂園服務(6098)的市值更突破千億元,為物管股的首隻。不過,近日有物管股先後配股集資,令市場擔心同業配股會否陸續有來。究竟股價表現繼續勢如破竹?抑或要先行止賺離場?

內地物管行業增長快 透明度高
近年來,內地推進城鎮化,樓市快速發展,造就物業服務的需求增長。根據中指院的資料,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所管理物業的平均總建築面積,由2014的1,610萬平方米,去到2018年已經增加至3,720萬平方米,複合年增長率到23.3%。不論外圍經濟好壞,業主都需要向物管公司支付管理費,令收入透明度較高,兼且營運現金流穩定。
另外,物管服務近年亦有所升級,由傳統的服務行業正將業務延身,加入不少新業務和新科技的元素,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例如提供「管家服務」、「全方位服務」等,以滿足的不同需要。

母公司規模的考量 增添優勢
過去2、3年,不少物管公司相繼來港上市,數數手指,目前已經有超過20間物管股在港上市,要在當中挑選,小妹偏好母公司為大型內房發展商,例如碧桂園服務(6098)、中海物業(2669)、保利物業(6049)的母公司分別為碧桂園(2007)、中國海外、保利地產(滬:600048),而雅生活(3319)的兩大股東為雅居樂集團(3383)和綠地控股。
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隨著母公司內房企業未來的業務發展,物管公司的管理面積有望水漲船高,支持往後的業務發展。若然沒有「父蔭」,就需要在市場上與其他物管公司競投物業項目。

行業分散 整合空間惹憧憬
衡量物管公司的指標,除了收入、盈利表現等財務表現,在管面積和合約面積亦不容忽視。內地的物業管理市場龐大,行業分散,龍頭物管公司佔市場分額不足5%,因此相信未來具有整合空間。物管公司可以透過併購,隨即增加在管面積,當然要視乎公司是否有足夠財力支持。
以雅生活為例,去年收購中民物業,令管理面積將突破至5億平方米,同時擴展到非住宅業務,擴闊覆蓋地域。

高位配股集資 要留神
近日港股氣氛回暖,物管股先後有配股活動。繼綠城服務 (2869)配售2.67億股新股,集資大約27億元,永升 (1995) 亦宣布配股,以先舊後新形式配售1.34億股,配售價每股11.78元,所得款項淨額15.64億元。市場揣測再有物管股配股,短線或令板塊股價回調。

總結
一眾內地物管股今年已累計不少升幅,單計市盈率(PE)大部份在30倍以上,例如保利物業和永升生活的PE,分別達到54倍和51倍,估值絕對不便宜。另外,行業有配股消息,將限制短線的股價表現。
不過,考慮到物管業是輕資產管理模式,現金流穩定,以及行業的未來的增長潛力。以「有大食大」為前題,公司品牌、母公司背景和潛在併購等因素,作為選股準測。未持貨者可待回調後,再分階段吸納,作中長線部署。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
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