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祥 導演就是說故事的人
曾國祥作為演員,拍過很多搞笑作品,例如《大丈夫》、《AV》、《飛虎出征》等,但是他身為導演,他的作品卻給你截然不同的感覺,從《戀人絮語》到《七月與安生》都是叫人揪心的電影,這一次跟他對談,認真談起身為導演的故事。

曾國祥是曾子偉之子,大家認為作為大明星之後,要在電影圈中要風得風,人人俾面,並不是難事了吧?或者,父蔭的作用,在初期總有些效用,至少不用從跑龍套做起,但是屈指一算,曾國祥入行16年,他沒有因為父蔭永遠成為男主角,但他卻依著自己的興趣,拍起屬於自己的電影。而他的電影,也不是鬧著玩的,從2010年的《戀人絮語》到2016年的《七月與安生》,你就知道,他的電影,並不是有甚麼關係或父蔭,就可以講出一個如此優美的故事來。而這電影的兩位女主角周冬雨、馬思純一起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也在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多的12項提名,也在多個電影獎項之上獲獎,這些都是他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成績。

我們再談到網上世界已經由影片作主導,而新一代利用網絡,可以在影片之上大有作為,而曾國祥亦寄語新一代著重故事的重要性:「電影語言對於新一代而言,已經太熟悉了。但是在科技、剪接背後,故事才是最重要。當然看見網上有很多新一代出來拍片是令人很鼓舞的事情,就算某些方面仍需改進,但是只要他們繼續去拍,不停嘗試,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可以磨練出來。不要為拍而拍,最重要的還是故事。」
「對於我而言,我喜歡採討角色最深層次的人性,無論是戰爭片、古裝片,也可以是尋找人心,了解不同內心世界,在電影之上呈現,希望觀眾們從電影中看見自己,看見身邊的人,這就是我最想做的事。」曾國祥道。「而我正在籌備一套關於內地校園欺凌的電影,以及一套南亞裔及難民的故事。找了些南亞裔朋友來了解他們的背景及故事,這是最辛苦也是最享受的事情。拍攝電影時很興奮,一班人一起工作,但是劇本卻永遠最痛苦,日以繼夜地與編劇在磨,又會經歷沒信心的時候,又害怕沒有人看。但是我仍然希望可以將這些故事讓更多人看到。」
從他的眼神,我看到一個導演的責任,就是說一個好故事讓你聽,然後讓你看到更多你本來看不到的事情,這就是電影的神奇之處。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