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Connie Chan
  • 04 Jul 2024

說到試當真,或許有人會想起這個 Youtube 頻道曾被睇死是「兩三個人喺度煮飯仔」的前途有限公司,然而這班打不死的 90 後始終貫徹「Trial & Error」精神,以文憑試紀錄片《公開試當真》打頭炮進軍香港電影業,親身證明任何事只要認真做就能收穫成果。今次 Esquire HK 邀請到《公開試當真》監製兼主演之一的許賢以及導演梁奕豪(贊師傅)展開對話,談劇情構思、談與高先電影合作的過程之餘,一起談談公開試的意義。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1為何當初會萌生拍攝《公開試當真》的念頭?

許賢:一開始想找人來一起考 DSE,是因為我拍片拍到好攰。在這個系列之前我在拍攝 2022 年世界盃主題,當時精神疲倦就想找些東西逃避下,於是我逃避到另一個戰場,也就是試場,心想這樣就可以專心讀書同時出片,一舉兩得。團隊當時算是見步行步,總之一直拍一直拍,夠鏡頭了就剪成一條 Youtube 片,最後構成《公開試當真》的原型《EA Exam 真係驚》短片系列。

贊師傅:當時許賢交給我的概念只有「拍阿康溫書」五個字,我便找了 2004 年的美國傳奇第一身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Super Size Me)》來參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這套片記錄了一個本身很健康的美國男人,在 30 日內三餐只吃麥當勞所帶來的身體變化,以親身實驗探討美國癡肥問題。而《公開試當真》同樣想做一個充滿戲劇張力的實驗,透過將最好的資源投放在一個過去三年完全沒有溫習的年輕人身上,去看看這些資源能否彌補努力的缺失。同一時間也透過許賢的參與,記錄二人並肩作戰的情緒溫度。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公開試當真》在 2022 年 12 月 14 日開始拍攝,內容涵蓋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滕毅康由開始溫習到放榜為止的心路歷程。攝製團隊最初於 12 月親自拜訪阿康的父母獲得拍攝許可,翌年 1月開始在補習名師林溢欣 YY Lam 等人的指導下催谷阿康溫習,直到 4 月 21 日開考,之後繼續拍攝至 7 月放榜。

* 資料由《公開試當真》聯合監製文永昌(文Sir)補充。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2那麼為什麼選擇了阿康(滕毅康)做實驗對象?

許賢:主要是想在阿康身上呈現一種逃避與避無可避的衝突。《公開試當真》的概念是在「校花校草選舉」後期才萌生的,當時有幾個參賽者都是應屆畢業生,甚至有一個考生目標是入讀醫科,但這個人本身成績就非常好,所以我們沒有考慮;至於另外幾個學生,他們甚至比阿康更加逃避公開試,最後索性放棄應考。阿康雖然也想逃避考試,但他看不到自己除了放榜選科以外的出路,因此答應了這個挑戰。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3你們認為實驗成功嗎?自己又有什麼得著?

贊師傅:我覺得是成功的。阿康一開始連大專想讀什麼都沒有確切答案,本身說想讀體育,也不過是因為他本身喜歡做運動,覺得體育比起讀書,努力起來沒有那麼費勁而已。而在開始溫習到放榜這 7 個月期間,阿康有機會看到自己努力的模樣和成果,就算最後沒有成功考入大學,甚至之後可能打回原形,至少他不會像過去一樣覺得「我努唔努力都係咁」。

許賢:我一開始是因為在工作上「Burnout」才用讀書來逃避工作,但讀著讀著我發現原來讀書更辛苦,結果選擇回歸工作,半工讀地應考。考完之後,我發現原來學生時期的自己很強大,相反到了現在這個歲數更容易分心,背書也背得很慢。現在的考試內容比起會考年代雖然沒有變艱深,但範圍更大,像塔防遊戲一樣溫極都溫不完,當時的我好想 Quit Game ⋯⋯ 所以在這個實驗中,我發現逃避原來是人類的天性。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2023 年 3 月 13 日是滕毅康就讀中學的應屆畢業生最後上課日,試當真團隊因此到校拍攝阿康和同學最後的互動。當日許賢除了上台為學生打氣,更親自穿上這件中學恤衫,響應學生的 Last Day 傳統「簽校服」。鑑於香港當時有紀錄片陷入未成年學生拍攝倫理風波,團隊便「扭橋」將校服化為拍攝同意書,讓學生在許賢身上簽名時自動授予拍攝許可。

* 資料由《公開試當真》聯合監製文永昌(文Sir)補充。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4有幸和張叔平合作,感覺如何?

贊師傅:對我來說當然是非常開心。雖說自己本來就喜歡電影,但確實沒想過真的能完了這個導演夢。我大學讀編劇的時候同班三、四十個同學,畢業時只有一個能入到行當電視編劇,另外也有同學嘗試拍網絡劇,但最後因為各種因素轉了行,所以嚴格來說我是同屆第一個拍到電影的畢業生,慶幸自己人生有這個經歷。

許賢:我大學時讀會計,之所以畢業後轉行當 Youtuber 就是因為有電影夢,能夠在十多年後用一個自己從未想像的方法實踐到,而且還是一手一腳親力親為,確實是要給自己一點掌聲。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5以試當真名義推出電影,事成當刻有什麼感受?

贊師傅:我們拍《EA Exam 真係驚》的時候沒有打算製作電影,是拍完之後才萌生出要剪輯成電影的念頭。最初我們只打算滿足到入選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條件,拍攝到發行都由試當真包辦,作為一部純行外人製作的獨立電影,找間戲院公開上映五場就算,說白了就是圍威喂。但後來當然是發現發行電影的程序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簡單,於是就找了高先幫忙。

許賢:當時高先創辦人 Winnie Tsang(曾麗芬)第一時間就來過目我們的自家剪輯版本,Winnie 當時甚至認錯我們是小薯茄,似乎試當真對她來說只是一群面目模糊、在網絡創作的人。但我想經過電影宣傳期之後,現在她應該對我們印象很深刻,畢竟我們經常拋很多離譜的想法給他們。雖然高先有時會覺得我們的想法太不正經,但慶幸他們大部分時間都願意跟我們溝通,一起完成整個宣傳。

贊師傅:Winnie 對我們的剪輯版本感想是「挺好看的」,聽到她評語那一刻,即使電影尚未上映,我已經覺得自己總算是做了一件對的事。整個製作期間,高先擔當了一個平衡的角色,將我們天馬行空的想法落地執行,最後延續到現在這麼大規模,而找資深電影人阿叔(張叔平)做剪接也是 Winnie 的安排。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6有幸和張叔平合作,感覺如何?

贊師傅:《公開試當真》為何會得到阿叔青睞,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我們有想過是不是阿叔很想挑戰將網絡短片剪成電影,或者阿叔很欣賞我們,或者阿叔很想幫助有心的年輕一代;不過阿叔為人內斂沈默,所以上述猜測全部未經證實。

而我對張叔平版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叔將我們原本做的音樂全部拿走了,再換上音樂人阿水(Jan Curious)和陳易行製作的配樂。正如許賢經常說,我們的剪接有一個癥結,就是影片節奏總是被音樂牽著鼻子走,甚至音樂主宰了整件事,最後剪出來的節奏往往「太過順理成章」。相反阿叔的手法是根據影片的情緒去找合適的配樂襯托,一部真正電影的語言就是這樣呈現出來。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7印象最深刻的觀後感?

許賢:在優先場收到一個負評,來自我們的成員 Locker,他說電影沒有 YouTube 版好看 (笑),覺得電影節奏太快了。我記得有老師很欣賞《公開試當真》的切入角度,說沒想到電影重點不是批評考試制度,而是反思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考試。得到教育工作者的稱讚,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

贊師傅:甚至有老師說我們拍一套電影比他們對學生說十萬句好。(許賢:這麼誇張?) 我親耳聽見是真的。很多老師其實很關心學生,但無奈學生就是覺得陌生人的意見比較動聽。我很慶幸我們的作品至少可以啟發到學生去關心考試的意義。


《公開試當真》許賢&導演贊師傅專訪:DSE是人生試金石?用8個月記錄一場逃避與面對的衝突 致敬美國傳奇紀錄片《不瘦降之謎》

8很多人都會說「公開試是過眼雲煙」來安慰學生,相反試當真年年都會用DSE來做題材,你們認為公開試對人生很重要嗎?

許賢:其實每年都講DSE,首先是因為公開試是一個容易引人共鳴的題材,其次就是我個人對公開試感受很深刻,多年來已經消化和累積了許多反思,自然能讓考生、老師甚至考生陪伴者看完之後覺得受惠。我覺得公開試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反映一個人如何面對人生難關,特別是處事態度和時間分配能力,但缺點就在於它讓不少考得差的人蒙上陰影,甚至失業失學。

贊師傅:我們都不贊成「一試定生死」的評核方法,但我認為公開試對學生來說仍是非常重要的事。大人說考試只是雞毛蒜皮,是因為我們已經跨越了這個難關十多年了,再去回望公開試的影響力,當然不值一提。但切身處地去代入那些十七八歲的當局者們,公開試就是要他們在沒有足夠經驗去演算將來的歲數,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足以影響命運的決定。長大後當然會遇到很多機會去扭轉這個結果,但人在慘綠之年,怎會知曉這個道理?

Text by Connie Chan
Photo by Keith Chan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squire Picks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