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曾敬驊 關鍵的氣質

- 3 Mar 2021
這兩年間,台灣出了幾位矚目的男演員,曾敬驊就是其中的一位!
photo by Harry C.
styling by Winnie
hair by哲立
makeup by 陳怡俐
wardrobe by Gucci

自制與獨立
眉目清秀的曾敬驊,笑起來青澀,但他彷彿就有這超強的選劇能力,也彷彿有著驚人的感染力,首次參與電影拍攝就入圍金馬獎,以《返校》的角色「魏仲廷」角逐最佳新演員;而他第二部參與的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如《返校》一樣在台灣票房破億。除此之外,還有Netflix的《誰是被害者》、HBO的《做工的人》等,甫出道,就已經備受矚目。

雖然是首次跟他訪談,但也還是單刀直入的問他演藝事業一開始就已經每一套也同樣得到大家的留意讚賞演技,出道就立即遇到種種機會及好評,這些種種讓他對於部署自己的事業有沒有甚麼不同的看法?他輕輕的說:「很謝謝導演與剪接師把一些不好及零碎的鏡頭挑選掉,讓整體表演更精簡順暢,再來是感謝整個劇組的專業,提供很好的空間得以發揮,也謝謝表演老師給我們的指導。」還在感受著他的答案的真切,他頓一頓的繼續說:「對於自己的演員之路一直都沒有動搖,想成為專業演員,體驗各種不同生活和角色,而不是成為明星。」

他的實力無庸置疑,顏值高但也同樣擁有讓他從過萬人的選拔中脫穎而出的得到《返校》一角的實力,甚至在《誰是害者》中短短一場戲就交代出男主角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功力,再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Birdy」得到了大家的心。如此發展順利,他卻不諱言的說,所面對的困難是跟大家一樣,「跟每個人初入社會工作一樣,需要更加獨立跟自製。」回答得很真摯很謙虛,聽到他如此回答確實立即讓人明白,他的成功不是沒有原因。

心理韌性
曾敬驊曾是位游泳選手,當年放棄修讀體育係而選修影視系,現在看了他確實是做了最好的決定,「當時沒有考慮的,單純選擇一項有興趣的科目修讀,我覺得唸電影讓人生多了好多樂趣,也更加瞭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大概就是運動員的訓練,讓他有著獨特的氣質及穩定的能量。對此,他也認為運動員的訓練確實有助你演藝的工作,尤其是心理質素。 「當你失敗時,就知道必須更加努力,調適好自己的心態,但是,比起運動員,我覺得求學階段參與管樂隊,更讓我瞭解團隊精神。拍電影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大家無時無刻溝通給予幫助,我也享受在其中。」

是的,訪談中他一直強調拍電影需要的是團隊的精神;而從修讀演藝到真正投身更讓他明白到團隊的重要,「很多事情不能再由自己的角度出發,需要更多同理心跟感受。」對此他再補充了一點,說:「我覺得表演必須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以前常常會誤解一段台詞必須呈現好幾個情緒;但現在我覺得只要自己夠瞭解角色,進入角色當時的狀態裡,做甚麼事都是合理的,也不會被劇本限制。」為了有更好的說故事技巧,以及加強自己演繹所帶來的感染力,他希望可以到許多地方探險旅行。原因就是單純的,「深入探索每個人心中的小故事。」
無疑他是一位溫柔的演員,以上談及的都是關於「心」的說法,因此如果我們要給予他最好的鼓勵的話,會是怎樣呢?他聽到後,微笑的答道:「最好的鼓勵就是觀眾看完我的作品後,願意分享他們的心得,不管好壞,可以讓我看到更多種不同的想法。」

書包的記憶
曾敬驊曾經在社交媒體上寫過,他把拍戲時帶在身邊的工作包稱為「書包」,「書包」裝載他每一次拍攝的回憶及點滴。去年的聖誕節他決定給自己送上一份聖誕禮物,就是把的得自釜山影展的「書包」換上一個新的,甚至把裡頭的都換了新的。就乘訪談之便,好奇的問他,究竟書包內的拍戲用品是甚麼,他認真的回答說:「是刮鬍刀、糖果、水壺。」裡面最重要的是甚麼?他哈哈大笑,說:「最重要的是刮鬍刀吧!常常拍戲拍到一半,鬍子就長出來了。」面前這位最近喜歡爬山,去漁港市場晃晃走走的新世代男演員,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來自以青澀及純粹,承載他心底裡那份沉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