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痔瘡不同醫法!中醫角度拆解5大種類痔瘡及症狀

- LAST UPDATE : 13 Feb 2023
你可能以為生痔瘡就如屁股生暗瘡,但從中醫角度來說,痔瘡種類其實可以分得很仔細,而每種痔瘡的症狀及治療方法都各有不同;今次Esquire HK便請來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的李孔熙醫師,為大家拆解5大痔瘡種類!

濕熱型痔瘡
濕熱型痔瘡算是較為常見及症狀較為輕微的痔瘡,主要由於體內調節機能失常﹐令到人體氣血下墜﹐瘀血結聚於肛門﹐因而導致痔瘡的出現。
從西醫角度來說,痔瘡是由肛門的細小血管和結締組織形成,而當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或令到周圍的組織變弱,便會引起血管腫脹及血管組織突出,繼而發大甚至發炎,形成痔瘡;另一邊廂,中醫對痔瘡亦有類似的看法,主要由於體內調節機能失常﹐令到人體氣血下墜﹐當瘀血結聚於肛門時﹐便會導致痔瘡的出現。

濕熱型痔瘡患者大便時所帶的血,顏色較為鮮紅﹐量不多,點滴而下;而大便後肛門有機會有腫物脫出﹐但可自行縮回或可以手托回肛管﹐而肛門位置亦有可能會有灼痛感覺;此外,濕熱型痔瘡患者舌頭一般較紅,而舌苔則會泛黃或膩。
中醫看痔瘡時,會根據痔瘡的不同症狀去判斷痔瘡種類,如大便時的出血量、血的顏色,或是痔瘡的大小及顏色等,當中包括濕熱型痔瘡、氣滯血瘀型痔瘡、脾胃虛弱型痔瘡等;而每種痔瘡的治療方式也不同,所以對症下藥才能根治痔瘡問題。

氣滯血瘀型痔瘡
如果濕熱型痔瘡患者未能及時處理,然後飲食不節令病情惡化,便有可能發展成氣滯血瘀型痔瘡。氣滯血瘀型痔瘡患者症狀較濕熱型痔瘡患者更為嚴重,除了大便後內痔核會脫出肛門,亦難以收回肛管之內﹐表面會泛紫暗,甚至有外痔水腫﹐而肛門的灼痛亦會開始變為疼痛,必需認真看待並早日求醫。

脾胃虛弱型痔瘡
都市人生活繁忙,加上飲食不節制,容易脾胃虛弱,亦有可能因而導致痔瘡的出現,但這類型痔瘡體積相對較細顆,大便時亦較少帶血,一般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不過由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患者平時亦會較易攰,精神狀態較差;如果看到舌頭顏色偏淡,肛門又有點不適,或許正是脾胃虛弱型痔瘡作崇。

風傷腸絡型痔瘡
身體差,易患傷風感冒,原來痔瘡亦同理;如果本身患者身體質素較差,風邪便有機可乘,如果經由腸絡入體,便可能引發痔瘡問題,形成風傷腸絡型痔瘡;這類痔瘡大便時所帶的血較鮮紅,而且出血情況嚴重,肛門雖然不會特別痛,但會有痕癢感覺;此外,風傷腸絡型痔瘡患者舌頭會偏紅,而舌苔亦會泛黃或薄。

陰虛腸燥型痔瘡
陰虛腸燥型痔瘡常見於便秘患者身上,由於大便較為乾身,加上大便時有困難,用力排便時便有機會損傷肛門,久而久之便可能形成痔瘡;這類痔瘡患者雖然大便時亦會帶血,但血量較少而且偏鮮紅;如果患者本身看上去亦偏瘦弱,加上脈膊細及數﹐很有可能是陰虛腸燥型痔瘡。

資料提供:李孔熙醫師@譽豐中醫診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