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連奴眼中,你夠班成為一個「男人」嗎?

- 13 Apr 2017
原來唔單止香港,外國都有「一年不如一代」的世代矛盾。早前摩連奴向傳媒訴苦,表示當年23歲的林柏特已是一個男人,但今時今日一個23歲的球星仍然是一名細路。23歲時候的你,究竟在摩連奴眼中,是男人還是男孩呢?

23歲時,你能工作無手機嗎?
大家返工玩唔玩手機先?摩連奴表示以往在更衣室永遠不會有球員在玩手機,但時代唔同,現時要阻止球員在更衣室玩電話已經無可能。為左避免和球員因這些事情起衝突,摩連奴只好調節自己的心態。其實今時今日要在工作場合杜絕手機根本上無咩可能,唔好講80、90後的青年人,無論咩職位咩年紀的人,在返工以至開會期間好多人都係機不離手,所以看來科技的進步不只是令青年人成長減慢,也令不同年齡的人都「年輕化」!

23歲時,你能在工作上表現出專業嗎?
23歲時的你,又能否在工作上表現出專業呢?摩連奴慨嘆現時的年輕人不單止顯示唔到作為足球員的專業,更甚的是廿幾歲人都像個大細路要人揍。不過諗返起23歲時的自己連自己喜歡和適合做咩工作都未想清楚,又如何能在工作上表現出專業呢?但最大問題是,就算我肯表現出專業,老細們又是否敢用我們呢?所以要讓一個23歲的男子在工作上表現出專業,似乎首先要有一個敢用年輕人擔大旗的老闆!

23歲時,你會在社交媒體批評自己的上司嗎?
現在想講自己感想,唔使等記者訪問,一個Facebook 一個Status就可以暢所欲言。摩連奴認為只有「男孩」才會在社交平台講老闆、領隊及隊友的壞話,一個成熟的男士應該保持自己的專業和減低對身邊的人的影響。其實好多公司都好唔滿意員工在社交平台上發表偉論,因為一傳十十傳百,如果涉及到一些醜聞,幾個鐘之內便會傳天下。其實都難怪摩連奴咁敏感的,足球始終好講求士氣,萬一在更衣室的對話、口角被傳開去,隨時令到一個團隊瓦解。

鬧唔鬧得先?
摩連奴出名尖酸刻薄,唔係每個球星都能忍受,所以要成為摩連奴眼中的「男人」,一定要鬧得!其實現在的年輕人唔鬧得,已經是全球化的議題,有人批評年輕人唔捱得苦,做事無交帶,話兩話就唔撈。不過另一邊,大家又會反思年輕人的聲音得不到尊重,一味靠鬧的方式是否一個好方法呢?不過誰是誰非都好,在這個人人都是判官的年代,受得到言語上的壓力,絕對是一個成功指標。

「男人」典範-林柏特
講左咁耐,究竟有無人符合摩連奴心目中「男人」的條件呢?有!佢就係林柏特。摩連奴盛讚林柏特在23歲時已經係百份之百的男人,無論在場內或場外都保持極度專業的態度。不過林柏特的專業大家都有目共睹,比賽時場場無留力,場外絕少負面新聞,絕對是成功男士的典範。

一代不如一代?
以往的青年軍要幫球星擦鞋,現在十六七歲便被高薪挖角。足球員不只是足球員,也是生活在鎂光燈下的明星。一代不如一代的世代矛盾永遠都會出現,不只是香港,不只是某個行業,而是全球性的問題。

不如說一代不同一代
上一代有上一代的遊戲規則,上一代有上一代對成功的定義,當物質生活、社會的文化背景、科技發展都不斷改變時,與其說一代不如一代,不如說是一代不同一代。無論身處那個年代都好,做男人,只要肯承擔,不怕失敗,永遠都能散發出男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