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今屆爭冠仲係咪搞笑?系統升級卻爭臨門一腳

- 25 Aug 2025
阿摩廉時代終於要來了嗎?開季頭兩場球員表現對辦,約羅(Leny Yoro)與迪列特(Matthijs de Ligt)勇悍壓前組成高位防線,勞基·梳爾(Luke Shaw)內收為左中堅,達洛(Diogo Dalot)與多古(Patrick Dorgu)推開邊翼通道,般奴費南迪斯(Bruno Fernandes)居中調度。這套戰術執行有序、現代化,而且充滿心思。但英超不是暑假遊學團,雖掌控六成球權、狂轟猛射逼使拉也左飛右撲,但曼聯終究仍然空手而回。第二場面對富咸用上同一陣容,繼續創造許多驚險場面,中柱有、柱邊有,1比1但入球者的名字都是富咸球員。曼聯是否已經重建完成?初步結論是:體系升級,殺伐尚缺。

從過去浮沉到戰術新方向
要瞭解這兩場八月賽事的意義,需先回溯紅魔鬼的十年飄泊。後費格遜時代的曼聯猶如戰術旋轉木馬,從反擊流到控球派,再到傷兵潮來襲時的炒雜燴,性格始終未鑄造明確。防守漏洞百出、作客列強又畏首畏尾、引援邏輯似願望清單多過戰術藍圖。
阿摩廉去年十一月上任後嘗試幫球隊重寫方程式:壓縮空間、設計逼搶、以傳代跑。對阿仙奴一戰顯示出所有指令都已齊備,由角度策應、前場overload、反搶啟動,要有都有了,但就是未做得夠好。此刻要談爭冠唔係唔得,只是為時尚早。當務之急是將這套令人振奮的功夫練成肌肉記憶,以抵禦運氣、黑哨,與及聯賽無情賽程的挑戰。

人腳充足,化學反應仍需觀察
這套陣容能否躋身頂級行列?可以說是天賦足夠,化學反應待察。約羅、迪列特、梳爾的三中堅兼具沉穩與銳利;中場方面,卡斯米路仍能如偵探般預判危機,明奴(Kobbie Mainoo)終於提供到曼聯久缺的掌握節奏能力,般費繼續做他高風險高回報的前場指揮官。

邊路有達洛的穩健配多古的膽識,後者對阿仙奴時怒射中遠柱,本該收獲更多。而麥比莫(Bryan Mbeumo)帶來阿摩廉體系鍾情的工兵型獵人特質。鋒線厚度充足:錫斯高(Benjamin Šeško)、賀隆、沙基斯(Joshua Zirkzee),還有奧比(Chido Obi)這個無路捉的秘密武器。問題就在於如何砌成個好陣。此外,首戰由拜恩特(Altay Bayındır)代替奧拿拿(André Onana)把關,只用一兩場來評價會有點太急。

新鋒線的功能型定位
新鋒將不只是得個名,而是真的展現出功架。錫斯高六十五分鐘後備上陣,驚鴻一瞥已經見到其拉扯、鉗制、逼搶,帶動整隊紅魔鬼。根夏(Matheus Cunha)串聯攻勢,遊走於half-space,而且可以三腳就做到轉守為攻。麥比莫是體系的放大器,由斜線走位、遠柱威脅到防守紀律兼備。

奧比則是高風險彩票,這個後生仔有體型有技術,隨時會由後備席陪跑員升級為戰術變數。上述名字中無一個是救世主,但加起來卻令人期待。若阿摩廉是個排舞師,他們便是無需追光燈便可以自己找準節拍的舞者。好似對陣阿仙奴時,可以看到他們走位時機幾近完美,唯一欠缺就是將良機化為入球的臨門一腳。

數據亮眼,距離冠軍仍有一步之遙
曼聯能否真正貫徹阿摩廉構想的足球,在閃光燈與壓力下一週又一週地執行?揭幕戰證據令人振奮亦令人勞氣:61%控球、22次射門(阿仙奴僅9次)、7次中目標(對手3次)、六十分鐘後壓力加倍,最後卻無實質回報。多古中柱重炮、麥比莫差少少破門、迪列特頭鎚被拉也撲出。這些本該改寫比分的場面,都體現到阿摩廉體系的精髓:五秒內反搶回收,翼衛如短跑選手般高速切入。但要明白,英超冠軍好多時更取決的是一些平凡技藝,比如死球紀律、First touch處理、把握力與膽識,而這正是紅魔鬼與巔峰的距離。

曼聯現時的隱憂猶存,而且不是小事。首先死球防守將成為定期要考核的項目,首戰致勝球就是源自曼聯本該處理好的角球,拜恩特抗議推撞但球證未受理。此外翼衛深度不足,只要有傷病便要找人臨時頂位,任何一隊爭冠者都知道這種戲碼最後會如何落幕。中場方面,若卡斯米路被孤立或明奴需要分飾攻守兩角,中場平衡便好易崩潰。鋒線上錫斯高、賀隆特與沙基斯的上陣時間需好好計劃,輪換得來要保持到各人狀態才是難題。
最加重要的,是曼聯必須處理自己的心理陰影,尤其是作客前列分子時,紅魔鬼必須克服驚輸的習慣。阿摩廉有能力繪出藍圖,但當戰術失效比分落後時,有無人可以有勇氣站出來?

從現在到未來:有底氣的爭冠之路
說回主題,今季曼聯看似好J,但他們能否爭冠?較現實的預測,是以前八完成聯賽、在盃賽展現銳氣爭標,並在全季裡面交出幾場具延續性的標誌表現。當中要務,是鞏固三後衛化學反應、磨銳死球處理、讓鍚斯高在上陣時間與戰術理解同步增長。最理想是曼聯可以在冬季前將體系刻進骨髓,然後在春季前實現入球多元化,則2026年賽季會是相當值得期待。說2025年球季沒有希望,不是潑冷水,而是因為球迷們應該好好把這一年當成走出谷底的真正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