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主場館國立競技場是誰設計?|正是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

Esquire HK - Park Chan
  • 21 Jul 2021

東京奧運即將於7月23日展開,而國立競技場將會成為主場館,成為世界焦點!而背後設計的,就是日本大師級建築師隈研吾,以擅長的手法打造的國立競技場,成為世界最大的木結構之一,靈感更是源自明治神宮而生!

新國立競技場設計一波三折

新國立競技場設計一波三折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的前身,是1958年已啟用的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因應2020年東京奧運確定舉辦,但場館已經極之老舊,所以決定將該場館重建,於2012年2月,發表了重建國立競技場的基本構想,計畫興建可容納8萬人、帶來全新設置開閉式巨蛋屋頂的新國立競技場。

新國立競技場的原來計劃,本來是由世界知名的建築師Zaha Hadid團隊獲得,但設計耗資極大,加上一系列如日元貶值、建材不足及人工成本上漲問題,總工程費竟高達三千億日元!而日本政府根本承受不了如此高昂的成本,加上民意普遍反對如此燒錢,因此當時日本總理安倍晉三決定推倒重來!日本政府已決定8月底將新國立競技場總工程經費上限定為1550億日圓,常設座席6萬8千席,與先前預定的8萬席縮水1萬2千席。

推倒重來的場館方案

推倒重來的場館方案

而全新的方案由兩大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及伊東豊雄爭奪,最終由隈研吾勝出,上限定在1550億日圓,最終總工程費用壓至1569億日圓,算是沒有過份超資,更早於2019年12月21日已正式開館,2020年1月已經舉行了天皇盃!

隈研吾作為一名國際著名的建築師,其作品極有日式及東方禪意,在業界

隈研吾作為一名國際著名的建築師,其作品極有日式及東方禪意,在業界有「負建築」、「隈研吾流」之稱,更擅於利用天然建材,與四周環境呼應結合。

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國立競技場是誰設計?|正是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

從木而生的場館

而這一次的新國立競技場方案,隈研吾同樣以自身擅長的方式去建造,設計的原點,是希望場館可融合明治神宮外苑的林木,因此整個場館都以「木與綠體育場」為設計理念!而場館大量使用日本47個道府都縣提供的天然杉木,屋頂的支撐結構亦由日本本土的落葉松搭建,帶來這座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奧運主場館!

隈研吾的這一個設計,並沒有希望很招搖標奇立異的新地標,採用大量木

隈研吾的這一個設計,並沒有希望很招搖標奇立異的新地標,採用大量木材加上日本傳統的建築技法,目的就希望與明治神宮外苑作出一個連接,帶來一個整體的木與綠的世界。

同時間,設計上亦儘可能壓低建築高度,因為希望降低本身存在感,進一步

同時間,設計上亦儘可能壓低建築高度,因為希望降低本身存在感,進一步與四周空間協同,加上場外種植了4.7萬株植物,真真正正的讓人走進屬於木的世界。

而為了環保的關係,場館觀眾席沒有設置冷氣設備,但卻有考慮空氣的流

而為了環保的關係,場館觀眾席沒有設置冷氣設備,但卻有考慮空氣的流動,鏤空的建築結構和遮蔽看台的屋頂之中,有多種送風設備,所以場館來只需要通過自然風,就能使體感溫度降低10攝氏度,就算是炎熱的七月,也不會覺得太辛苦!

整座國立競技場可以容納60,000名觀眾觀看比賽,而座位也以白、黃、綠作為

整座國立競技場可以容納60,000名觀眾觀看比賽,而座位也以白、黃、綠作為主色調,令人看得舒服,當你走出去,你就會明白,這一個場館如何符合日本人的性格,低調沉實,毋須張揚,卻在細節中見到美好。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生活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