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幸福 也不要太世故啦男人
- 8 May 2019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男生,有一天,他突然變成了一個男人。
這個故事很面熟吧?似懂非懂地意識到自己是「男人」,我們都是這樣一路走來的。

「不要再當個男孩子」、「成為男人」,是身邊9成9的人都告訴你要做的事。
彷彿沒有用上最快速度成為一個硬漢,是一種罪名。又起碼,你一定從某個前度口中聽過這句:「我唔係要同個細路仔一齊,我想要個男人,但你總係好似未長大咁。」
然後我們也開始很願意蛻變成一個男人,只是,「當男人」這回事沒有證書也沒有準則。叫你成熟一點的人很多,但告訴你何謂真男人的人,其實很少。
有時我們學得懂,但更多時我們也不懂怎樣處理,怎樣反應才算成熟算男人。當不知道的時候,怎辦好?就是裝一下、不作聲。

先隱藏,裝冷靜,變成了我們偽裝「成熟」的自然反應。
所以傷心時,我們說「沒甚麼」。
所以開心時,我們也不想表現得太激動。
所以憤怒時,我們太明白發怒對事情不會有建設性,也會傷害到別人的情感,最好還是不要說些甚麼比較好。
也所以喜歡時想要時,也世故地不要表達,事與願違,情況可以弄得大家很尷尬。
「不說」成為了風度、面子的表現。但有沒有問題呢?

這時候,自以爲成熟男人這個角色已經演得不錯的你,又可能反倒會聽見伴侶跟你講:「點解你可以成塊木頭咁,我覺得你個人成日好似無感覺咁?」
頭幾糟聽到這樣的批評,可能會覺得不明所以,不懂女人「究竟想點?」
但後來可能你也漸漸意識到:「對呢,為什麼我變得愈來愈不懂表達?感受遲緩得彷彿沒血沒肉。」
如果失去語言能力叫失語,失去表達喜惡的能力,也可以是一種能力缺失的症狀。
但明明那麼努力學「成熟」,卻還是出問題,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問題在於,這些所謂成熟世故,不過是害怕、不夠勇敢所導致的產物。
從前還是男孩時,一往無前的果敢換來過不少焦頭爛額了對吧?過程中,確實學懂了不少關於責任的課堂,但同時,在不少不知如何是好的很多個當下,也漸漸把世故、成熟、男人這些名詞,拿來作「不敢」的擋箭牌。
如果相信小孩子是最好的老師,不妨向他們重新學習忘記了的事,包括勇氣。
小孩子嘗試事物,總是那麼勇敢,那怕是踏樓梯會踏個空,還是未走到樓梯邊,已經先提起腳步了。
看到這裡,可能你已經很confuse—— 「等等!不是說好不要再那麼幼稚嗎?現在又要學小朋友,不是無限輪迴嗎?」
當然,成熟的意思,不是繼續像孩子般胡亂撞板。成熟的意思,是從孩子所沒有的經驗中,明白如何作下一次更好的嘗試,如果只是因為經驗而害怕,那大概不叫成熟,不過是為怯懦找藉口罷了。

幸福幸福幸福,講三次是因為想你打冷震起雞皮,因為男人嘛,幸福這個詞語,本身就彷彿不夠man很娘娘腔,尤其是大家那麼多年講起這個詞語,都是說「你能否帶到幸福給別人」,沒太多人會問:喂男人,你幸福嗎?
但其實,你也需要幸福,也值得幸福—— 每個人也值得。
前提是,要先變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先別世故得麻木,做回一個懂得幸福的人,才有可能帶幸福給其他人。
別被經歷嚇怕,不要怕有新的經驗,勇敢地不再拿起偽成熟做擋箭牌,告訴別人你的想法和感受吧。

麥田捕手主角想保護孩子的率性,但主角也深知這種保護,靠的是不再是小孩的自己。
愛別人,首先要讓自己變回一個「人」,一個長大了卻又仍然像孩子般勇敢的人。
生活靠的,不是一味的懦弱逃避。
快樂靠的,是吸取經驗的同時,不被經歷所嚇怕,才是真正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