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明歪理】「佢梗係得啦」其實只係憎人成功過自己?

- 27 May 2017
每天打開Facebook或新聞,總會充斥著這一類資訊:某某投資有道,30歲前成功上車、某年青才俊創業成功,以及種種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而我最感興趣的除了是文章本身,就是觀察網民的負面情緒反應。

當然,憑著先天優勢作跳板的成功個案確實為數不少,但縱使文章絲毫沒有提及主角接受過任何協助的資料,網民都總有自己一套解讀的方法,去為這些成功個案編作理由:「佢梗係得啦,屋企咁有米!」、「佢梗係得啦,佢有呢種人脈!」、「佢梗係得啦,都無家庭負擔!」、「佢梗係得啦...」 種種理由都是外圍因素,沒有一種是本身內在的成功原因。
反過來說,這類網民對自己的尺度會忽然變得寬鬆很多;「我梗係唔得啦,我日日都咁忙」、「我梗係唔得啦,我都冇後台」、「我梗係唔得啦...」

我認識的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無論成就有多大,不會驕矜自滿,只會透過不斷學習,來自我增值。他們善於觀察別人的強項,碰到高手第一反應不是嫉妒,而是借鑑;從別人身上吸收可取之處,千錘百鍊,冀望日後能追上,甚至以超越對方為目標;所謂勇者遇強愈強,大概如此吧!
失敗的人其實也有著超越對手的目標,但手法大不同:與其提升自己,倒不如否定別人,從而把對手拉低,自己無形中就等同與他平起平坐了。他們打死也不會讚譽別人的成就,因為這等同默認別人是比自己能幹,那麼自己的失敗的確是自己的問題了。哈! 如果成功者是想辦法的天才,失敗者便是想藉口的鬼才。失敗者總能為他人的成功找個輕蔑的理由,為自己的無能則找到千萬個藉口去合理化,彷彿所有問題都是因為先天不足,人為因素則不需考慮 。

大家不妨想想:為甚麼有些人減肥成功,有些人則愈減愈肥?後者總會說出一大堆的道理:「佢梗係得啦,佢咁後生。」「佢梗係得啦,佢咁多時間做運動。」「佢梗係得啦,佢咁有錢。(吓! 關咩事?)」難道其中沒有「努力」的因素? 這種自欺的行為,以自憐為基礎的幻想世界,比進入「潛行空間」更危險;你的生活並不會因你成功騙到自己而得以改善。
你是以上哪一類人?就算你意識到自己是後者,要改變其實並不難:
第一,誠實地接受總有人比自己能幹。第二,從此不要矮化別人的成就,高估自己的難處,嚴人寬己的思想要統統放棄。嘗試把從前量度他人的尺放在自己身上,遇上難關想放棄時,務必提醒自己:「我梗係得啦,我有XXX喎。」相信自身已具備足夠能力,那麽你便距離成功不遠了。
睇埋以下Ming仔親身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