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移民生活分享】踩電動單車搵命搏!?親眼目擊倫敦撞車意外

- 16 Jan 2024
喺香港呢個人口稠密、交通繁忙嘅地方住咗咁多年,都好少遇到交通意外,估唔到嚟咗英國只短短兩年,已經幾次親眼目擊到小型交通意外。

其中一次經歷是咁的。嗰日下晝葉師傅同兩個朋友睇完戲,約莫六、七點時份,夏日斜陽夕照下,天色仍然好光亮。喺一個寧靜嘅住宅區入面,一架Vauxhall Corsa小車由大路右轉入小街時,竟迎面撞向對面線一個騎住電動單車嘅外賣速遞員。速遞員於是成個特技人咁翻上小車嘅擋風玻璃繼而再碌落地下。
目擊整個意外發生經過嘅朋友覆述,當時小車响右轉時幾乎完全冇減速,似乎冇留意到對面線嘅電動單車。事件發生後我哋三人馬上上前觀察傷者狀況,朋友亦即時致電999報案。被撞倒嘅係一個身型瘦削、戴住眼鏡嘅印度或南亞裔年輕人。車上嘅中年白人司機及其副駕同伴亦都落車嘗試幫忙。好在朋友曾經學過急救,佢先按程序問咗傷者幾個問題,確認佢神智清醒,頭部冇受傷,主要痛處响左腳。因為估計傷者好可能骨折,唔敢將佢抬離馬路,唯有俾佢挨住車身坐响地下。其間傷者响衫袋度攞手機出嚟打咗幾個電話,好似係通知外賣客人同埋向公司報告意外,又好似打咗俾親人求救。

涉事司機都好似好歉疚,一直留响現場觀察傷者狀況,儘管愛莫能助。據佢嘅解釋,係因為受到斜陽嘅逆光影響,睇唔到對面線迎面而來嘅單車,因而釀成意外。朋友打999報案時,接線生表示救護車大約會响15至30分鐘內抵達。我們三個既然係第一與唯一嘅目擊證人,又係打電話報案者,自然唔好意思响警察抵達之前離開。30分鐘後,仍然未見救護車嚟。期間一個自稱係傷者哥哥嘅人都嚟到現場,然後又有唔少表現熱心的巿民,或者純粹插科打諢嘅途人經過,只係詢問幾句之後一律愛莫能助。

最有趣係當一部疑似係Uber嘅七人車經過時,車上幾名乘客都打開車窗詢問有冇咩嘢可以幫忙,我哋回答話已經叫咗救護車,應該唔使幫手,而呢個時候對方竟然話自己係護士,唔介意落車睇吓傷者情況。當七人車側門打開時,從車上走落嚟嘅竟然係四個妙齡嘅休班女護士,其中三個著短裙,兩個金髮,四個都係相貌甜美可人。佢哋一落車就團團圍响傷者身邊,檢查頸部同手腕脈搏,估計又問咗一堆急救相關嘅重要問題。我擦吓自己雙眼,以為呢種情況只會出現响無線膠劇嘅劇情裡面,估唔到竟然會响現實生活當中遇上。

後來,雖然佢哋表示可以做嘅已經做咗,而家只能等救護車嚟,送傷者去醫院作進一步救治,然後就一同登上七人車離開,但係我至今仍然無法忘記其中一位最熱心嘅金髮護士嘅親切笑容,好似天使一樣嘅親切笑容。
呢次事件令我深深地感受到,除咗嗰四個休班女護士之外,大部份英國本地人都係相當樂於助人,尤其是喺倫敦,佢哋都習慣將不同膚色、不同種族嘅人當自己人看待,唔會因為你係外地人而對你特別關心,或者故意漠視。我自己亦都試過响當地滑板場練習時跌到成個滾地葫蘆咁樣,旁邊嘅小朋友或者年輕人都會上前同我呢個素不相識嘅大叔講一句:「Are you alright?」所以英國人自小就响教育中被培養出呢種樂於助人嘅美德。

第二點係,倫敦嘅救護車服務真係使人難以接受。呢兩年嚟耳聞目睹幾次因或輕或重意外而撥打999召喚救護車嘅事件,最終救護車都要花上超過半粒鐘先至抵達意外意場。以呢次目擊嘅車禍為例,最後我哋總共等咗45分鐘,結果到場嘅竟然只係開住旅行車嚟嘅救護員,即係話傷者仲要等唔知幾耐(因為我哋等到救護員到達就決定離開),先至可以等到可以躺平被載走唧救護車嚟送院醫治。
救護服務遲滯,我估計源於倫敦巿內沒有高速,車多路窄,多數道路限速2、30英里,就算救護車逆線超速行駛,都無可避免被其他慢車阻礙速度。我估呢種情況响其他中型城巿可能會冇咁嚴重。

最後我想講嘅係,呢次交通意外嘅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係電動單車。目前電動單車响英國可以合法使用,使用者只須年滿14歲,無需駕駛執照,冇規定要配戴頭盔同護具,條件與一般單車相約,甚至較電動滑板車更加寛鬆。法例上電動單車嘅限速係15英里,响巿區小路上已經算係頗高嘅速度。想像一下,如果呢次意外嘅傷者只係踩住車速較低嘅非電動單車,而且有配戴好頭盔同護具,就算遇到同樣嘅意外,對頭車可能都趕得切將架車煞停,或者至少都可以減少踫撞嘅衝擊力。

涉事汽車响呢次事件當然有無法推卸嘅責任,但按司機所述因無法响斜陽逆光下清楚睇見迎面而來又冇裝車頭燈嘅電動單車,都叫做解釋得通。再者,電動單車雖然速度有限,其突然產生嘅加速力對於汽車駕駛者都會造成難以預測嘅影響。所以我認為電動單車响道路上,會比無動力輔助嘅腳踏單車危險得多,就算法例冇規定需要駕駛執照同保險,騎車者至少都應該配戴好充足護具以保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