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的奧運
08年北京奧運,我在high school讀一年級,要和同學準備「文化之夜」,當年中國第一次搞奧運,中文老師極度自豪,把主題定做「北京奧運」,除了死練爛練和十幾個同學疊了一個五層的human pyramid之外,其他細節我都不太記得,well,畢竟也十三年前了。

我只知道,那段時間,我晚晚和朋友練這練那做功課寫文吹水玩,每天只剩下幾小時的睡眠時間,攰得真的很像一隻喪屍,但這樣的青春生活,極度愉快。

2012年的瘋狂
12年倫敦奧運,我在昆士蘭過我第二個大學交流學期,由開幕到閉幕近乎每晚都在搵link睇比賽。那一年我應該是瘋了,覺得人一世物一世,有機會的話什麼都該去看,於是五月才從非洲肯亞回美國,六月返香港,七月就再出發去幾個月澳洲,

紀錄下年少的狂
年尾還趁大學最後一個winter break,自費由去了一個月南美洲才回美國宿舍,得到了很多第一次。這種年少的狂,隨性的自由,本著好奇的進取,到今天我仍然覺得是做人最寶貴的價值。

里約奧運的南美風光
16年里約奧運,第一個個人旅遊節目《50日背遊中美》播完不久,我憧憬著有天再拍《背遊巴西》。結果巴西沒拍到,中亞、摩洛哥、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倒是去了,看的試的都比我想像中多,不知不覺,周遊列國變成我的事業和興趣,我開始夠膽稱呼自己是個旅遊人。原來只要肯,世界再大都不是遙不可及。

被困在香港的奧運
到今年東京奧運,我們都忽然stuck在香港,但見證香港史上最佳奧運成績,日日望住部電視嗌,我感受到很久違那種全城同呼同吸的喜悅。

這樣一數,就是十三年,奧運彷彿一個計時器,標記著你人生一個又一個的階段。由中學一路成長,一直在偌大的世界旅遊探索,試圖尋找適合自己的快樂,來到今天這個奧運,令我振奮的卻是一股本地魂,兜兜轉轉,世界再大,去到哪裡我始終記得我出世成長的地方,叫香港。

每屆奧運,又記錄著你什麼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