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有傳美國上市|估值達千億美元?

Trury Wong
  • 30 Apr 2021

東南亞網約車巨頭Grab早前宣佈,與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Altimeter Growth達成合併協議;完成交易後,Grab將會以估值396億美元(折合約3,089億港元)在美國上市,成為歷來最大的SPAC上市案例。事實上,Uber(NYSE:UBER)、Lyft(NASDAQ:LYFT)在2019年相繼掛牌上市,內地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的上市消息屢有傳聞,究竟何時何地上市,大家都相當關注。

棄港赴美? 估值達千億美元?

棄港赴美? 估值達千億美元?

近日有內地媒體報道,滴滴出行(DiDi)已在本月在美國秘密遞交上市申請,並已經委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牽頭安排是次IPO,最快7月上市。據報導,目標估值最少1,000億美元(折合約7,778億港元),有望繼阿里巴巴之後,成為美國最大型中概股IPO。滴滴出行的投資者包括軟銀(SoftBank)、阿里巴巴和騰訊。

滴滴出行有傳美國上市

報導指,面對美國收緊對中概股的審計要求,滴滴去年曾經考慮在香港上市,惟後來放棄該計劃,改為在美國掛牌,主要由於擔心在香港IPO有可能引起更多關於業務的監管審查,例如使用沒有牌照的車輛、兼職司機等問題。同時,同業Uber和Lyft等早已在美國上市,以及美國有更深的資本池。

拓展多個不同品牌

拓展多個不同品牌

滴滴出行,為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提供App叫車、專車快車、代駕、順風車等出行服務。滴滴為吸引更多不同客戶群,採用不同品牌搶佔市場份額。去年7月,滴滴拼車改名為「青菜拼車」,拼車業務變成獨立運營,由「快車」基礎上衍生出的網約車。期後,滴滴在下沉市場推出了名為「花小豬」的網約車平台,主打一口價模式,以補貼和優惠券等方式吸引使用者。

滴滴出行的業務並非事事如意,2018年下半年接連有指順風車服務安全問

滴滴出行的業務並非事事如意,2018年下半年接連有指順風車服務安全問題,加上去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導致滴滴出行的服務使用率大幅受到影響。

其他業務發展 「兩輛」有睇頭?

其他業務發展 「兩輛」有睇頭?

除了網約車,滴滴亦相當重視兩輪車業務(包括單車和電單車)。內地共用單車市場,經過多年的快速擴張,各企業不惜工本、爭相以燒錢補貼,目前共用單車市場主要有哈囉、美團、青桔(滴滴旗下品牌)三者主導。除了共用單車,電單車同樣為大家爭佔的市場,但各地政府對於電單車有准入限制,同時相關標準還未台,所以仍然以二線以下城市為主。

滴滴將業務延伸至貨運市場,旗下的滴滴貨運,今年1月完成15億美元A輪融資;據了解,投資方包括淡馬錫、中信產業基金和IDG資本等。

同業Uber仍處於虧損

同業Uber仍處於虧損

同樣主打網約車平台的Uber,目前有三大品牌,包括網約車業務Uber Rides、外賣服務平台Uber Eats,以及 Uber Freight是卡車運輸業務。Uber早前公佈2020年全年業績,Uber的淨虧損為67.7億美元,較2019年虧損85.1億美元收窄兩成。單計2020年第四季度,Uber叫車服務的總預訂量為67.9億美元,按年下跌50%;惟外送服務總預訂量則按年增加130%100.5億美元。

在Uber上市前,一度有傳出其估值高達1,200億美元。2020年5月,Uber宣佈以每股

在Uber上市前,一度有傳出其估值高達1,200億美元。2020年5月,Uber宣佈以每股45美元掛牌,融資81億美元,估值824億美元。上市後,Uber股價在2020年3月18日一度低見13.71美元,而近月則回升至近60美元水平,目前市值約為1,090億美元。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