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文專欄】從高錕教授領略的二三事

- 3 Oct 2018
尋晚同班朋友食飯,朋友F電話響起:「 既然你咁聽話做曬功課,Daddy就俾你用 一個鐘internet 啦!」 收線之後, 佢好high咁話:「 我覺得自己好似有神力一樣,可以遙控我屋企嘅仔女。」其實朋友F近排用咗個App去控制屋企Wifi, 仲set咗自己做admin去控制老婆仔女每一個人嘅wifi開關。
笑完之後,腦海中有一剎閃過高錕教授這四個字,因為佢,令internet可以普及到,不論年齡階層,都已經唔可以脫離internet。

高教授離世的事情,新聞已有不少報導,其實我未上過高教授嘅堂,亦未曾有機會同佢有接觸機會,但佢嘅故事,對做過科研嘅我黎講,有好多啟發同感觸。
記得佢好多年前喺一個訪問中講過:「應該學習如何集中,懂一樣東西,專心認識,深入思維,不但能夠專注於一種學問,亦會拉高對其他知識的認識能力,事事都能看得深入一點。」宜家雖然係Slash年代,大家成日討論,究竟係要通才樣樣都識,定係專才先會有成就。佢嘅言論就inspire到我,原來只要專注學習一件事,其他範疇都自然會有所成就,講嘅係一種知識共感,觸類旁通,學識一樣學問,你為左更深入嘅研究,自然要去認識其他。

話一個人好偉大,究竟偉大係乜?好似好抽象,但從我嘅角度黎睇,就係他發明光纖之後,並無為呢個發明申請專利,佢一心是要讓全世界享用佢嘅智慧結晶,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免費上網。如果無高錕,互聯網今日就唔會咁發達,資訊同知識亦無可能傳播得咁快。人人如果只為自己,世界點會美好?學者係咁,就算係創業,都講求社會責任,有更高嘅自我實現,建立自己企業的目標。 所以高教授做到嘅係「唔係為自己,係為世界」, 更正係為人嘅情操。

有句說話:Don't take it for granted。所有生活中嘅「理所當然」,其實都值得感恩。科學成就嘅背後,往往係科學家燃燒自己嘅生命得來,要經歷無數挫折。呢種孤獨,唔係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同承受。

人生好諷刺,幾叻都好,最終都變返變返細路,諗起電影《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入面嘅主角,人生逆轉,由老人變返細路,雖然現實冇咁戲劇化,但其實都差唔多。

新聞報導話,高錕教授晚年已經幾乎認不到人,包括照顧佢嘅妻子黃美芸,畢生累積知識亦都煙消雲散,回憶同時化整為零,行動舉止變返細路仔一樣,記者問佢問題嘅時候,佢都只係露出天真嘅笑容。

有人一生平凡,有人一生會經歷好多ups and down。我地好似白紙一樣黎到世上,開始學識講野、學識控制自己嘅身體,創造記憶、知識、財富……但到你變老的時候,又會慢慢失去所有野。
人生,真係唔到你唔化!
photo: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