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孖記風波】從百年老店到負評老店 當誠信與利益產生衝突,品牌如何自救?

Esquire HK - Katie Ho
  • 31 Jul 2024

香港百年腐乳老店廖孖記的風波,不僅涉及食品安全和誠信問題,更深刻反映了當代商業實踐中誠信與經濟利益之間的矛盾。

這家以製作腐乳聞名的老字號近期被揭發,其標榜的「香港製造」腐乳實際上是外地進口的白腐乳,並在本地重新包裝。

此事迅速引發了消費者的憤怒和信任危機,消費者認為這種做法無視他們的知情權和食品安全基本要求,導致品牌聲譽嚴重受損,業務急劇下滑。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廖孖記風波】從百年老店到負評老店 當誠信與利益產生衝突,品牌如何自救?

網民對此事反應激烈,認為這次事件再次證明了「無奸不商」的說法。

許多人嘲諷道,只要沒有底線,賺錢其實很容易。

這不過是一場公開的騙局,長期品牌效應掩蓋了問題。

誠信?那只是笑話。對於那些只看利益的商人,什麼道德標準根本無關緊要。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廖孖記風波】從百年老店到負評老店 當誠信與利益產生衝突,品牌如何自救?

廖孖記家族擁有的物業,包括位於油麻地閩街1至7號的部分單位,儘管品牌面臨信任危機,這些物業仍保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這些單位中,部分已經出售,目前僅剩下地下的自用舖位及樓上四樓的單位。

在高峰期,這些物業市值曾達到3000萬元,即便樓市走低,市值減半至1500萬元,但仍具一定價值。

這一現象引發了外界對於即便品牌名譽受損,商家是否仍能從中獲利的質疑。

【廖孖記風波】從百年老店到負評老店 當誠信與利益產生衝突,品牌如何自救?

類似的情況不僅發生在廖孖記身上,其他企業如農夫山泉也曾因食品安全問題而受到關注。

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測試,農夫山泉的水中溴酸鹽含量達到歐盟標準的上限。

儘管消委會表示這些水樣品仍在安全範圍內,但這一結果仍然引起了消費者的擔憂。

農夫山泉的強硬反應展示了大企業在面對公眾和監管機構壓力時可能採取的強硬態度,這反映了當前商業環境中企業應對負面消息的策略。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廖孖記風波】從百年老店到負評老店 當誠信與利益產生衝突,品牌如何自救?

廖孖記目前有三種可行的應對策略:

  1. 重新出發:重建品牌信譽,強調誠信經營,並嚴格控制產品品質,透明公開製造過程,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2. 出租物業:將物業出租,獲取穩定的租金收入。這是目前最保守且穩定的財務策略。
  3. 重建計劃:與發展商合作進行物業重建,既能保留家族資產,又能最大化釋放物業價值,實現更高的資本回報。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廖孖記風波】從百年老店到負評老店 當誠信與利益產生衝突,品牌如何自救?

然而,考慮到目前的情況,廖孖記選擇第一種方案的可能性較小,因為公關危機已經難以挽回。

或許他們誤以為自己可以像農夫山泉一樣,透過強硬手段來應對,有樣學樣,透過公眾施壓就可令食安跪低,下次應該醒一點,先用農夫山泉的飲用天然水來整腐乳,發生了事也可口氣大一點。

【廖孖記風波】從百年老店到負評老店 當誠信與利益產生衝突,品牌如何自救?

誠信在企業經營中具有核心地位。

短期的欺瞞或取巧可能帶來經濟利益,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做法只會損害品牌的信譽和消費者的信任。

企業應將誠信視為長期經營的基石,而非應對危機的短期選擇。

保持誠信和透明度對於建立持久的品牌價值和贏得消費者的支持至關重要。

當企業選擇以欺瞞或誤導消費者來獲取短期利益時,這種行為不僅會被揭露,還會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squire Picks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