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專欄】那些年的去或留,國籍選擇的今與昔

- 26 May 2021
今天「阿姐」汪明荃身為「愛國藝人」代表、前人大代表,早前更獲邀在電視上和林鄭月娥對話。但其實曾自費到日本進修演藝的阿姐,並非真正「根正苗紅」,也不是她1988年被委任成為人大時的統戰first choice。當時的新華社社長許家屯尋求娛樂圈的新統戰對象,要尋找形象中間、而且對大眾感染力強的一線藝人,他本來屬意的是另一位阿姐:小鳳姐。而這選擇的背後,同樣隱含那些年「去或留」的事。

徐小鳳,不是汪明荃,才是當年的港區人大首選
徐小鳳自然是香港殿堂級歌手,八十年代甚至可以在紅館開三十多場演唱會,收入自然也是當時的天文數字,單論這方面的叫座力,「有人有真相」,其實比汪阿姐高得多。許家屯曾親自觀賞小鳳姐演唱會,小鳳姐的統戰價值,是否比阿姐更高,也是見仁見智,但她似乎閒時對四方城的興趣,遠遠超過政治,最終徐小鳳告訴許家屯「我討厭政治」,而拉倒整個統戰計劃,否則今天在電視上和林鄭月娥對話的,大概就是她了。

今天事後孔明,自然覺得汪明荃比徐小鳳更適合許家屯的劇本,起碼阿姐是相對懂政治的、也有這方面的心力,特別是後來成了八和會館主席,更是非常知道怎樣以政治資本為粵劇發聲。這方面的功力,起碼未有機會在小鳳姐身上看見。

小鳳姐「政治不正確」的原罪,還有她的一段跨國婚姻。相信新一代當中很少人知道,徐小鳳曾經的丈夫,居然是名嘴「大班」鄭經翰,二人曾在七十年代正式註冊結婚,據說是登台時有合作關係而認識,後來一度同居於加拿大;至於二人有多少愛情、還是為了移民才走在一起,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近年徐小鳳被中國官媒吹捧為「愛國藝人」,最大「證據」,就是據說她拒絕了另一位男友的求婚、原因是「不願加入美籍」。但觀乎她當年和大班在加拿大成婚,要有加拿大居留權,幾乎順理成章。不過「鄭經翰」已經是大陸敏感字,這些資料在大陸自然被一筆勾銷。

至於「沒有加入美籍」,是否就等於「愛國」?還是有留言網友心水清。我們不妨引述一位網友的觀察:「首先,與美國人結婚,可以不加入美籍。按國際公約,國籍不能強行賦予或無理褫奪。就正如很多中國人移民海外,只取永居,而不入籍一樣,而這又涉及中國的戶籍福利問題。第二,在某些人心中,人人只能有一種國籍,而不理解國籍應該是自由選擇的。第三,是否美國公民,又與愛中國與否毫無關係,君不見香港愛國權貴,幾乎一律自己或家人有外國國籍?」話是這樣說,但八十年代對人大代表的要求,卻又比今日的嚴格,「勇敢的中國人」汪明荃最終雀屏中選,還是可以解釋的。

至於當年負責整個統戰大計劃的許家屯社長,後來居然要流亡美國,終生未能返國,最終客死他鄉。在官場眼中,「政治正確」程度反而不及他挑選的汪明荃,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