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買樓前須知】Leasehold與Freehold有甚麼分別?買錯的話隨時一個條款攞你命

Jack Forest
  • 8 Oct 2021

愈來愈多人去英國移民,當然很多人都會考慮英國買樓置業的問題,但到底Leasehold與Freehold有甚麼分別,你分得清楚嗎?而到英國投資物業最大目的,當然是避險,但你以為英國西方民主國家事事講規矩就不會出事?當中有些風險你也得小心,一些條款或情況沒有看清楚的話,也夠你一身蟻有排煩。

Leasehold與Freehold不可不察

Leasehold與Freehold不可不察

相比起任何支節,紳士大哥聽過最多的問題和訴苦,首數Leasehold 跟Freehold的問題。

相比香港買樓沒有地權而只是向政府租用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英國物業則有分Leasehold及Freehold兩種類型。簡單講,Leasehold就是說物業的擁有權只包含建築物,而土地的擁有者另有其人。Leasehold物業的業主,需要按時給擁有地權的地主(Landlord)繳交地租及各式各樣的管理費用。這些情況,相對於Freehold物業持有者同時擁有地權,自然不會出現,除非是喜歡自己左手跟右手要錢,這個我沒辦法照顧得到。

Leasehold物業的地租通常不會太離譜,但也得視乎合約中的條款,一些如每十年

Leasehold物業的地租通常不會太離譜,但也得視乎合約中的條款,一些如每十年會向上調整一倍地租的這類條款,你支出數字的潛在上升比率可能會非常驚人。正因如此,Leasehold物業在市場上比較不受歡迎,而我們購買房子的時候就得小心注意。

我聽過的一個例子,朋友在倫敦買了整幢樓後,本以為就一勞永逸,他當時

查清楚地租數額就一定安全?

我聽過的一個例子,朋友在倫敦買了整幢樓後,本以為就一勞永逸,他當時雖然已經知道樓宇是屬於Leasehold,但查看了地租條款後也覺得屬合理水平,便立即把物業買下。樓價合適,地租也可以,你以為就一定沒問題?

問題就出現在地權擁有人將管理工作交到了代理手上,正如我剛才所說

問題就出現在地權擁有人將管理工作交到了代理手上,正如我剛才所說,地權擁有者除了可向物業擁有人收取地租之外,還可以因應土地周邊環境收取相關費用,由小如剪草費,到各式各樣的維修費用等,數字可大可少。弊就弊在通常這些代理的收費模式通常是以地主的總收入百份比計算,可想而知他們自然就會想盡辦法增加費用。朋友的物業現時每年向代理支付的費用高達15,000鎊,而他根本並無任何方法去減少或控制這些支出。

已經落入陷阱的朋友想要把屋子賣出也不容易,因為新的買方只要有一定經驗,問及他每年要繳交的這些管理費用,便會成為樓價的巨大負面因素。

在英國投資的一個好處,是政府會不時審視各種制度的優劣,並制定相關

英國政府為民請命

在英國投資的一個好處,是政府會不時審視各種制度的優劣,並制定相關政策去改善不公情況。針對Leasehold這種對買家相當不利的買樓模式,英國政府已準備實施新的法案,禁止新建房子再以Leasehold模式發售。也就是說以後在英國購買新屋,將不會再有Leasehold的類型。但這條例暫時未有追溯能力,即是在法例正式實施之前建成的房子有機會仍然是Leasehold,所以如果你是打算購買的話,就得小心留意。

此外,上述法案也不適用於以單位(Flat)形式發售的物業,這些大廈類樓宇仍

此外,上述法案也不適用於以單位(Flat)形式發售的物業,這些大廈類樓宇仍然需要你支付各式管理費用,就如香港大部份的物業一樣。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