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是甚麼?李嘉誠都有玩?空白支票公司VS殼股到底有甚麼分別?

Trury Wong
  • 1 Mar 2021

有傳港交所(388)有意研究引入SPAC,究竟SPAC是甚麼? SPAC亦稱作Blank Check Companies「空白支票公司」。那麼,與殼股有無分別? 吸引力何在?

SPAC是甚麼?

SPAC是甚麼?

「特殊目的併購公司」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去年在美國市場興起,吸引不少著名的承銷商和機構投資者的目光,接受為另類IPO方式,就連長和(1)和長實(1113)資深顧問李嘉誠亦涉足SPAC,據報正籌備組SPAC在美國上市,估計集資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

SPAC在美國愈趨普及

SPAC在美國愈趨普及

據調研公司SPAC Research的資料顯示,在2020年美股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共有445宗,其中248宗為,佔比為55.7%;SPAC的總集資金額為834億美元,按年增加5.1倍。截至2021年2月25日,美股已經有187間SPAC上市,涉及集資金額599億美元,佔2020年的7成。由此可見,SPAC有一定捧場客,受歡迎程度亦愈來愈高。

事實上,SPAC上市早在美國90年代已見足跡,而最近的就有中國富商賈躍亭旗下電動車企業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透過「特殊目的併購公司」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合併完成上市,合併實體估值為34億美元。

投資SPAC等同押注管理團隊

投資SPAC等同押注管理團隊

SPAC通常由互惠基金、對沖基金或知名投資者發起。SPAC本身並無業務,其唯一目的透過IPO募集資金後,再收購具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等同令被併購的公司可以借殼上市。

由於SPAC在申請IPO的時侯,並無訂明併購的對象,投資團隊只會披露有意收購的行業。對於投資者而言,買入SPAC股份有好大程度,押注在該SPAC的創始人和管理團隊。

SPAC較傳統IPO省時快捷

SPAC較傳統IPO省時快捷

本港現行的IPO上市機制,程序涉及找尋承銷商、保薦人、舉辦「路演」、監管當局審查等等,所需時間絕對不短,同時可能要面對認購不足、新股定價等的問題。對於想上市的公司而言,用SPAC方式上市只要面對SPAC的收購團隊,則不須再走繁複的上市流程,上市的時間大為縮減,同時節省費用,融資有保證。

李澤楷都有參與SPAC

李澤楷都有參與SPAC

有消息指,共享辦公室公司WeWork、成人雜誌出版商《花花公子》、網上證券商Sofi,均有意透過以SPAC的方式上市。另外,電盈 (8)主席李澤楷過去數月已與PayPal創辦人Peter Thiel,成立兩家Bridgetown系列SPAC,投資於東南亞的電商及科技業務,合計集資9億美元。有報導指,李澤楷亦正獨資籌備第三家Bridgetown,據稱也會籌集數億美元。

港交所引入SPAC的可行性?

港交所引入SPAC的可行性?

新加坡交易早前表示,有意在今季引入SPAC進行市場諮詢,倘若獲得業內人士支持,希望最快今年有首隻SPAC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

至於本港,港交所有意啟動研究SPAC機制。不過,港交所近年打致力打擊殼股,現階段對SPAC監管尚為未知之數。同時,現時的《上市規則》明確指示,上市公司全部或大部分的資產為現金或短期證券,被視為現金資產公司,不適合上市。因此,倘若落實推SPAC,相信仍有待好好研究,平衡各方的利弊。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