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娛樂谷底反彈!BABYMONSTER成救星?深度剖析K-pop未來趨勢

- 15 May 2025
隨著K-pop熱潮持續席捲全球,韓國娛樂巨頭的財報表現亦成為資本市場的聚光焦點。2025年第一季度,YG娛樂與SM娛樂這兩大門派交出了風格迥異的成績單:一方從低谷力圖翻身,另一方則穩步擴張、加速佈局。當市場逐漸進入成熟期,誰能真正穩固版圖、掌握下一輪增長動能,已成為投資者密切關注的焦點。

1YG娛樂虧損過後的復甦
YG娛樂於2024年全年營收達3,649億韓元,惟首次錄得營業虧損2,056億韓元,並出現淨虧損約5億韓元,為公司歷來首次雙重虧損。這一結果反映出過去一年受限於藝人合約更替、新組合推出進度緩慢,以及整體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

進入2025年,YG娛樂逐步展現復甦勢頭。根據官方財報,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YG娛樂營收錄得1,002億韓元,營業利潤達95.25億韓元,成功擺脫去年的虧損局面。

主要動力來自新生代女團BABYMONSTER的全球巡演,以及男團TREASURE於日本市場的成功動員,合共吸引超過百萬人次入場。此外,王牌女團BLACKPINK續約確定,並將啟動新一輪世界巡演,進一步提升市場信心。
不過,儘管錄得季度盈利,YG娛樂的整體營收與利潤規模,仍明顯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

SM娛樂多元化策略奏效
相對而言,SM娛樂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更穩健的成績。財報顯示,該季度營收達2,314億韓元,同比增長5.2%;營業利潤為32.6億韓元,同比大幅增長109.6%;淨利潤更因DearU股權變動錄得一次性收益,飆升至242.9億韓元,同比勁升1,852.4%。

SM娛樂成功維持收入結構多元化,除傳統音樂專輯銷售外,數位音樂收入、全球演唱會,以及自有IP授權收入均有所增長。特別是在中國及日本市場,旗下藝人如NCT、aespa持續推進當地市場滲透率,加強了整體抗風險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剔除DearU帶來的一次性收益,SM娛樂核心業務的經營利潤亦錄得穩健增長,顯示公司主營模式已經逐步脫離單一專輯銷售依賴。
核心財務指標比較
指標 | YG娛樂(2025 Q1) | SM娛樂(2025 Q1) |
營收 | 1,002億韓元 | 2,314億韓元 |
營業利潤 | 95.25億韓元 | 32.6億韓元 |
淨利潤 | 102.3億韓元 | 242.9億韓元 |

從數字可見,雖然YG娛樂在營業利潤率上有所提升,但整體規模仍遠低於SM娛樂。特別是淨利潤層面,SM娛樂因策略性併購與業務拓展而大幅領先。

短期而言,YG娛樂的業績回暖主要倚賴幾個重量級項目的推進,包括BLACKPINK巡演及BABYMONSTER全球活動。但若要進一步縮短與SM娛樂乃至HYBE等同業的差距,YG必須在未來兩年內穩定推出新藝人、拓展更多元收入來源,包括內容授權與品牌合作。

另一方面,SM娛樂已明確進入「IP擴展期」,不再單純依賴藝人銷售,而是透過DearU等平台經營粉絲經濟,並積極投資AI技術與元宇宙計劃,構建更完整的粉絲消費生態。該策略將進一步鞏固其在中長期市場的領導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外部環境亦構成挑戰。2025年K-pop整體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加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部分亞洲市場需求,娛樂公司將面臨更大內部競爭壓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盈利與長期品牌建設,將成為YG與SM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

從主要投資銀行及券商的最新評級來看,市場對YG娛樂與SM娛樂的前景展望出現分歧。根據MarketScreener統計,截至2025年5月,約15位分析師中,大多數對YG娛樂維持「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為72,733韓元,較近期股價有約0.3%的上行空間。分析師普遍看好BLACKPINK、BABYMONSTER等明星組合的全球商業潛力,但亦指出YG仍需加速新IP孵化以提升估值空間。

相較之下,SM娛樂獲得更為一致的正面評價,多家大行(包括韓國投資證券及NH投資證券)均給予「強力買入」建議,目標價介乎130,000至135,000韓元,反映市場對其多元化收入結構及DearU業務貢獻的高度認可。整體而言,分析界認為SM娛樂在短中期內具備較明確的增長動能,而YG娛樂則處於復甦初期,估值修復需視未來藝人推進及全球市場表現而定。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