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跑步成為習慣】想開始挑戰半馬甚至全馬,應該怎樣開始?

- 4 Apr 2018
香港馬拉松季節過去,身邊愈來愈多朋友都愈跑愈厲害,如你跑到 PB(個人最佳時間)固然值得可喜可賀,但跑唔到PB究竟可以點練落去?跑唔到PB又受傷,係咪代表以後都做唔到?見人地跑步跑得咁型咁開心,點樣由零開始在下一年挑戰半馬甚至全馬?

『每個挫折也是一個試煉,有時失去之後,才會發現真正擁有的美麗,最重要是不讓自己沈溺於苦痛之中。』《溫暖人間 Dec 2009》
跑步有很多學問,但好多時都是心態決定一切,做不到個人最佳時間(PB) 有時都係一個祝福,因為呢個係好機會俾自己檢討不足之處,我們經常都會覺得自己已經盡咗力,但其實我們更加應該問自己究竟有甚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1. PB唔到的話,唔開心係可以的,因為一直以來的努力付諸流水,梗係要俾時間發洩一下情緒,如果無唔開心你就要問下自己究竟有幾認真!但更重要的,是俾個期限自己唔好俾自己再繼續沉淪。
2. 如果你不幸受傷,無論係訓練過度,還是比賽強度太高,在重新投入訓練之前,一定要先處理好,唔好覺得傷患會自己好,或者練得再強啲就會無事,咁做好大機會將來成為阻礙你進步的一個絆腳石。

3. 花 30-60 分鐘,分析下自己的訓練,究竟係唔夠里數,強度不足,定係飲食休息的問題?如果自己唔清楚,搵個有相關知識的朋友或教練幫手,搵出失敗原因。
4. 定出未來3個月的訓練分針 (太短未能見到效果,太長遠會失去興趣),訂立Realistic Goals (真實目標) 並每星期檢討;安排Re-test量化訓練成效,再訂未來3個月的訓練。

如果你係一個未跑過比賽,但你好想挑戰半馬 (21 公里)!
1. 首先佩服你咁大膽一嚟就跑半馬,有咁嘅自信已經成功了一半!在開始任何訓練前,強烈建議大家要攪清楚想參加的原因?可以係好簡單想體驗下長跑,但缺乏動機容易放棄或會後悔。

2. 半年持續半馬訓練比起臨急抱佛腳來得更見成效,一來身體可以逐步適應,減低受傷的風險;二來可以利用呢個機會培養運動習慣同堅毅精神,當你每次衝過終點時都可以驕傲高舉雙手,擺出『 I earned it! 』的姿勢。

3. 股神畢菲特講過
“Never test the depth of river with both the feet”,呢句說話都可以應用在跑步上,我地應該先搵個 10 公里賽試下腳,找出訓練、裝備、飲食上需要作改良的地方。
跑步不宜操之過急,與其跟別人競技,不如跟昨日的自己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