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 | 新增項目滑板 | 年輕人展現純粹的奧運精神!
- 5 Aug 2021
今屆東京奧運新增了滑板(Skateboarding)作為比賽項目,分為街式賽(Street)及公園賽(Park)兩個項目,男女分開比賽,成為今屆東奧焦點之一,包括滑板時尚、參賽者的背景來歷等等。但最觸動我的卻是各個滑板愛好者,在最高水平的舞台,享受滑板所帶來的樂趣和自由,在滑道上傾側倒退又轉身!

屬於年輕人的運動
一開始看滑板比賽,對於參賽者的年紀大為吃驚,那麼年輕就登上奧運舞台,能否承受這個國際大賽的壓力嗎?從結果論看,是沒有,因為越年輕的反而表現越好。男子公園賽的冠軍來自澳洲的Keegan Palmefr 2003年出生,只得18歲,女子公園賽的冠亞季軍也不足20歲,亞軍的開心那及季軍的 Sky Brown 只得12歲及13歲,若在香港只是就讀中一或中二,可想而知有多麼的幼嫩。但評述所指滑板這個運動,越年輕開始越好,因為他們不怕跌倒,無畏無懼。可以看得出,他們在做跳躍、轉身的動作中體驗了自由。

最有愛的項目
在女子公園賽決賽中,出現了多個使人動容的畫面,每個選手完成她的 “Run” 後,不單止隊友和教練,其他選手也會上前擊掌擁抱,好像一班好友相聚玩耍。特別是日本選手15歲的岡本碧優在最後一輪最後一刻失手倒地,所有選手立即上前安慰她,使這場決賽,感覺一點也不「決賽」。

奧運精神 ?
看過滑板比賽的溫馨畫面,就會反思所謂「奧林匹克精神」,奧運會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就是不停地突破自己,創造自己的PB(個人最佳成績) 好像港隊男泳手何甄陶,男子100米自由泳初賽,以49.49秒刷新個人最佳時間,雖然出局,但仍露出滿意的笑容。甚至推前人類的極限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好像是男女子400米欄、女子三級跳的比賽,創造世界紀錄的一刻是如此激動。

奧運 = 正能量發電廠
每個躋身奧運的運動員背後的故事,都是充滿汗水、淚水甚至血水,每位選手的故事也使人動容。香港奬牌得主張家朗、何詩蓓也經歷過迷失低潮再重新振作,得到今天的成績。跳高比賽中出現了雙金牌得主譚貝利(Gianmarco Tamberi)曾經觸傷左腳足踝的韌帶,隨時終止職業生涯,在得到金牌後,於奧運賽場拿出當時受傷的石膏激動地痛哭,場面感人。

要記住每個故事
當我們在奮鬥過程中迷失時,就請想起運動員的故事,因為他們也經歷過低谷然後再上高峯。形勢壞透也好,也可以學習鄧俊文、謝影雪去打好每一分。借張家朗的說話作完結「一定要堅持,不要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