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專欄】香港人的網絡三部曲

Esquire HK - Colin@903
  • 25 Jul 2018

香港人很累,返工累、供樓累、儲錢累,最近連看Instagram都看得有點累,應該是太多Story、太多問題、太多答案的緣故吧!打開Instagram,漫無目的地看那些波波,不知不覺過了幾分鐘,卻說不出自己看了什麼。

最初玩Facebook、Instagram,是為了聯絡更方便,但當有一天,你問個朋友近況,卻被反問「有無搞錯呀?!你冇睇我FB/IG架咩?」

然後你有一刻會覺得自己錯,立刻追回錯過的Posts,好像看過後才有偈傾。這刻就知道,我們都已經中毒太深。

01

眾多流行曲,只有廣東歌最能反映香港人的集體意識,平日最困擾的問題都會化成創作人的材料放入創作。而最近兩個月不約而同,有三首廣東歌都跟科技或網絡有關,分別是王菀之的《沉默的士高》、 陳蕾的《慌》,還有Dear Jane的《深化危機》。


如若一起但求夢幻 電子化地愛吧

02

9年前,王菀之跟黃偉文曾經合作過一首《低科技之歌》,質問高科技、數碼的必要性,懷念技術低創意高的時期。9年過去,我們繼續跟《低科技之歌》唱反調,上班、 吃飯、飲野,跟朋友面對面都緊握著那高科技的智能電話。於是9年過後,他們再次合作新歌《沉默的士高》,王菀之說:「這不算《低科技之歌》續集,因為創作過後,才想起多年前曾經創作過類似題材,可見這問題對我非常困擾。」

Wyman用《沉默的士高》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每天透過手機溝通,最終連聲帶也失去了功用,變得沙啞。

03

依賴著這些高科技,每天不停滑動手機,從發文、留言中希望獲得更多的點讚和轉發,究竟令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刷到少許的存在感,還是只令自己變得更「慌」?


人類都愛看 怪旦和憾事​ ​活像如自作自受
讓不安 加花生 送酒
無目的播放 看哪誰墮落​ ​受罪來換你快樂
求一刻 開心的處方

要令作品更有說服力,填詞的最好是過來人,替陳蕾的新歌《慌》填詞的,正正是MR.的MJ Tam,由Mr.的成員去說網上欺凌打壓,應該很夠說服力!

MJ說: 「填呢份詞最大嘅挑戰係,有啲嘢明明知道係錯,但當大家已經習以為常,變成一種Norm嘅時候,其實你再去講已經冇人會覺得有問題,但只希望可以用作品去提醒返大家。」


愛一切 絕望 對抗​ ​不安 心慌的空間
回頭安享晚餐
轉發 絕望 對抗​ ​不安 心慌的清單
看似你已接受了 這世界的怪談
或是不再見怪了 定已習慣這些怪談

04

就像英劇《黑鏡》的編劇所說,「如果科技是一粒毒品,它的確很像毒品,那它的副作用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每天都活在愉快與不安之間。」

到目前為止,應該甚少人能決心「戒毒」,這幾首關於科技的廣東歌,算是我們的美沙酮,當毒癮發作又不能自拔時,一起戴上耳機舒緩一下吧。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生活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