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明歪理】人生必看的一齣美劇

- 9 Jul 2017
電視劇,要搵本地佳作唔容易,但係美劇卻多不勝數!當中不少人都極力推介的《Game of Thrones》,應該係你最值得花時間去追的劇,第七季接續播出,你真的不能錯過,Ming仔甚至認為,人生無睇過,可能真係唔知自己錯過咗啲乜嘢!

要數近期我最引頸以待的美劇,莫過於下禮拜推出的第七季 Game of Thrones(中文譯名:權力遊戲);這是我認為人生中暫時看過最精彩的一齣電視劇 - 沒有之一。由於製作嚴謹、劇情千變萬化,永遠意想不到,叫它作神劇絕對不為過;我早已是GoT迷,已經從頭到尾反覆看過無數次,就連幕後花絮與reaction片也不放過,可謂汁都撈埋。這套劇早就風靡全球,即便你一集也未看過,也必定見過無數關於此劇的meme,或聽過「Winter is coming」這句對白吧?
示愛完畢,我準備在眾多喜愛的因素中,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認為特別破格的地方,去嘗試解釋:「點解你人生中起碼要睇一次?」

戲裡主角隨時會死
由細看無線劇集大的觀眾,相信已經習慣了一個模式:「主角永遠都有免死金牌。」主角無論遇上甚麼危機,就算劊子手已經把大刀揮到距離主角頸項不足半毫米, 救星必然在最後關頭手持聖旨快馬趕及大喊:「刀下留人!」,遲不遲,早不早,時間剛剛好!真是精準得過分;又或是簡單地從畫外擲入暗器,及時把劊子手手中兵器彈走。總之,觀眾亦早有默契,根本不會替行運超人擔心。

Game of Thrones徹底推翻了我對這套不死定律的信仰,關鍵角色不但沒有免死金牌,反而越重要的人物,就越大機會死。只是觀眾永遠猜不著他們甚麼時候死?怎樣死?令人措手不及的危機感倍增。另外,所有劇本主要任務就是要牽動觀眾情緒,每當觀眾對某個角色投入深深感情和希望的時候,故事便會在最重要一刻把他處以最殘忍的手段;這不是把觀眾一下子由天堂擲入地獄嗎?遺留下來的,就只有牙癢癢地又愛又恨,同時亦不得不服膺於玩弄感情的高高手 – 作者George R. R. Martin。

媲美現實的虛擬世界
故事裡虛擬世界雖然龐大,但作者對細節描畫得相當仔細,令人咋舌;透過精心策劃的呈現手法,縱使版圖完全虛構,觀眾也能對列國間的地理環境、當地文化、語言、衣著等等瞭如指掌。將虛擬國度慢慢變成現實世界,為故事裡發生的每一件事賦予了不可動搖的說服力。

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
劇中人物多達幾百個,故事表達方式也被分成無數支線;老實說,以我的記性,確實花了很長時間才能適應,不由使人佩服的是:每個角色均具有豐富獨特的背景故事與人物動機,千絲萬縷、互相牽制;誰是閒角?誰是主角? 觀眾的視線變得模糊了。你本以為是主角的角色,隨時只淪為日後故事推進的即棄工具,而即使作用僅此而已(其實很重要);導演也會大費周章,毫不吝惜地用一整季甚至幾季的時間把這類人物推向高峰再一氣摧毀。

其實還有太多賣點,不能盡錄,總之每集結束都保證令觀眾目瞪口呆。雖然至今已經出了六季,現在才推介似乎有點奇怪,但確實身邊還有許多遺漏者;我每次向他們推介時, 都不由自主抱以同情眼光說:「如果你未睇過呢套劇,你真係唔知自己錯過咗啲乜嘢。」又或者「唔知」都係一種「幸福」,因為一旦沾上毒癮,難以搣掉,你對打後十年連續劇的質素標準肯定大大改變。假若你有此心理準備,我誠邀你下星期一起踏上這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