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世博 「EXPO 2025」|世博必看重點&實用資訊

- 13 May 2025
大阪世界博覽會「EXPO 2025」正舉行得如火如荼,準備去世博的話,呢篇文啱晒你!
(KV images provided by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

象徵建築—藤本壯介「大屋頂環」
大阪世博主場設在夢洲,是大阪市西端三個人工島之一(另外兩個為舞洲及咲洲),這座五角形的人工島與其餘兩小島打從1970年代開發,舞洲設有綠地及體育設施,咲洲則進駐一些商業研究中心,而夢洲則一直沒有發展定案,至2018年日本取得大阪世界博覽會舉辦權後,夢洲才因而重生。

(image provided by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
每屆世界博覽會都會特定一個大會主題,今年大阪世博主題是「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以拯救生命(Saving Lives)、給予生命力量(Empowering Lives)及連繫生命(Connecting Lives)為主旨。夢洲亦稱為「未來社會的實驗場」,藉著世博於各國和旅客之間的連繫與接通,讓人類交換創意,創造未來社會。大會預計184天會期能可吸引約2,820萬人次到訪。
追溯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乃來自中世紀時代的歐洲商人定期的市集,人們帶來自己國的產物買賣,後來規模愈來愈大,至1851年首度在倫敦舉行萬國工業博覽會,在1855年在巴黎舉行第一屆的世界博覽會。至於日本,則早在1970年於大阪舉辦第一次世博(當年稱為「日本萬國博覽會」),第二次世博為2005年愛知縣「愛·地球博」,這次為第三次,亦是大阪第二度舉行世界博覽會。

入選健力士最大木建築
世博主題固然是個願景,最終為遊客帶來什麼體驗才是真正王道。來感受2025大阪世博,由主建築開始已充滿睇頭。「大屋頂環」是大阪世博最標誌性的象徵建築,由近年備受注目的建築師藤本壯介操刀。「大屋頂環」是以木構造的圓環連貫會場,將展館及設施融為一體。靈感是向日本神社佛閣等建築致敬,用傳統木結構及接合方式建造,建材七成採用日本杉木和柏木,三成為外國進口松木。

Q: 本屆大阪世博的吉祥物叫甚麼名字?
今屆大阪世博的吉祥物名為「脈脈MYAKU-MYAKU」,是細胞和水合為一體而產生的不可思議的生物。
( image provided by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

藤本壯介的構思,是利用整個圓環將海洋、陸地、天空連結起來,地面的步道可以遮擋陽光及雨,木條構建之間留有大量空間,帶來大阪灣和瀨戶內海的微風;圓環的不同地區種滿了花草,充滿綠意。為了貫切與海連結的概念,圓環部分地區更注入海水。環頂底部及頂部部分地區均設為步道,遊客可在陽光下或屋蔭下散步,頂上更可飽覽瀨戶內海和萬博會場的風景,感受大阪的天空、陸地和海洋。整座木建築的「大屋頂環」面積為61,035.55平方米,高約12米、直徑約615米至675米,周長約2公里,2025年3月4日被健力士紀錄大全認證為「最大的木造建築物」。
特別一提是2025的大阪世博首次嘗試的全面「無現金制度」消費模式,無論在場內飲飲食食、買紀念品都不能使用現金!所有付款結算只能使用信用卡、電子貨幣以及程式碼結算,以遊客來說,帶備用信用卡就萬無一失。

日本及海外展館注目亮點
作為主場,日本館及多個民間展館都備受注目。日本館以「循環的旅程」做主題,呼應「大屋頂環」以多個小圓環構建,圓環每一點都可以是開始,小至生活、大至宇宙,循環不休。場館活用世博會場內的生活垃圾進行發電,貫切可持續發展及低碳未來的目標。館內更有一件首度向世界展示、充滿話題性的展品——火星隕石。
這顆隕石是日本南極觀測隊在2000年11月於南極昭和基地以南約350公里地區發現。在南極發現隕石向來不罕見,唯獨這顆來自火星的隕石特別巨大,高約17.5厘米、寛約29厘米、重約12.7公斤,猶如一個來自火星的欖球落在地球,估計於1,000至1,300萬年前脫離火星墜落。這次在日本館,不但可以看到這顆火星隕石,更有機會親手觸摸。
日本館旁邊,則是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構建的「EXPO大廳」,金光閃閃的圓形屋頂和粗獷牆面,是向1970大阪世博會的「太陽之塔」致敬,這座場館是世博期間舉辦音樂、戲劇、演藝、未來型娛樂劇場等活動空間。
今年在大阪世博實驗試行100輛EV巴士,這款巴士行走在大阪特定地點至世博會場。EV巴士達等級4,可於特定區域實行無人自動駕駛,並可以在行駛時充電。

除了國家館,場內有十數座民間展館,其中一座備受高達迷注目的,就是BANDAI場館GUNDAM NEXT FUTURE PAVILION,在世博中重現橫濱那座高約17米的高達原身像。這次不僅是關西首次展出高達原身像,來臨世博的高達更以單膝跪地姿態示人!
同時,因應夢洲會場重視的可持續性,高達主要倚賴太陽能發電。即使以前曾到過橫濱朝聖,這座高達依然甚具吸引力。高達原身像在館外可以隨便打卡,要進入高達館就需要預約,在裡面體驗由大阪夢洲乘坐軌道電梯到宇宙空間站“Star Jaburo”奇幻虛擬旅程。
另一座民間展館PASONA NATUREVERSE,則由手塚治虫筆下的阿童木及怪醫秦博士導航,展示由iPS細胞製作的「迷你心臟」,以及「iPS心肌細胞片」等尖端醫療技術,其他民間展館亦各有特色,待大家慢慢探究。

海外館各有睇頭
海外展館各有主題和特色,建築亦相當矚目。馬來西亞館以「編織和諧的未來」做主題,用木條交錯營做馬來西亞民族織品宋吉織(songket)的優雅。葡萄牙館則是另一種感覺,以「海洋:藍色對話」做主題,藍色的展館外觀象徵海洋,以示500年前大海與航海家將葡萄牙和日本兩國連結起來。卡塔爾展館則以當地傳統帆船dhow boat做靈感,外觀看來還有少許像白色的雞蛋布甸。原來,這三個分別來自亞洲、歐洲及中東的展館建築,都是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操刀,三間展館外型風格貌似不同,但從中仍能看到隈研吾最經典的美學風格。

其他搶眼的海外展館建築還包括由Apropos Architects設計的捷克展館,用了最新CLT木材面板呈現現代波希米亞風情,其結構為全木造,不用鋼筋,是目前全日本最高的木結構建築。人們沿螺旋形步道走上館頂,以另一角度俯瞰館中的展覽。其他展館如科威特、中國、德國等建築都別具特色,並紛紛在建築和主題上回應今年大阪世博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以及永續發展和實行低碳的主調。

大阪世博交通資訊:
大阪世界博覽EXPO 2025
日期: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共184天)
地點:大阪夢州
成人票價:平日券6,000日元、任何日子通用一日票7,500日元、夜間票3,700日元
夏季Pass12,000日元、通期Pass30,000日元(通票均需人面識別認證及預約進場)
網站:www.expo2025.or.jp
交通:乘搭Osaka Metro地鐵中央線於夢洲站下車即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