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手工意粉推介】山林道新餐廳Zozzona 用手作意粉重新定義日意料理

- 19 Sep 2025
在意大利羅馬方言中,「Zozzo」意指「髒亂」,是媽媽煮給孩子吃的那種醬汁豐腴、配料滿瀉的家常意粉。來到香港,主廚Takayuki Kumai卻大膽地將這個詞重新詮釋:它代表了一種叛逆、自信,無畏地將日本的精緻與意大利的隨性揉合在一起的破格精神。於是,在尖沙咀山林道這間溫暖的Bistro裡面,一場關於「髒亂」與「精準」的美食實驗,正每晚上演。
IG @zozzonahk
Takayuki Kumai職人手作 東京靈魂,羅馬滋味
Zozzona的幕後班底,是Bengal Brothers的Vidur Yadav和Black Sheep前烹飪總監Christopher Mark,兩位都是餐飲界的老手,他們的合作,本身就讓人充滿期待。餐廳由主廚Takayuki Kumai掌舵,他曾在意大利、東京等地磨練廚藝,更在米芝蓮星級餐廳工作過,履歷紮實。

Zozzona的靈感,源自日本的「Itameshi」(イタ飯),即是以日式精髓,重新演繹意大利菜。這不是近年流行的fusion,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融合,講求以日本職人的嚴謹,去呈現意大利菜的熱情與靈魂。

意粉,是Zozzona的靈魂所在。所有意粉每日新鮮手作,口感與坊間的乾意粉截然不同。
餐廳同名的Zozzona粗管意粉Rigatoni Alla Zozzona(HK$158)是必試之選。這道菜源於羅馬傳統菜式,主廚將意大利風乾豬頰肉(Guanciale)、自家製豬肉香腸的鹹香,與聖馬札諾番茄的酸甜完美結合,最後拌入日本地雞蛋黃,醬汁濃郁豐腴,緊緊地包裹著每一根帶坑紋的粗管意粉,每一口都充滿罪惡的滿足感。

更顯主廚功架的,是一道罕見的冷食意大利幼麵Tagliolini Freddi(HK$168)。
在炎熱的香港,這道菜無疑是一股清流。冰涼的幼麵(Capellini)拌上紫蘇合桃青醬,清新獨特,配上醃漬魷魚的鮮韌,口感豐富,是開胃菜與主食之間的絕佳過渡。

奢華一點的選擇,則有西西里紅蝦扁意粉Sicilian Red Prawn Linguine(HK$238),鮮甜彈牙的紅蝦,配上絲綢芝士與開心果的香氣,每一口都是海洋的鮮甜。
蜆肉意粉Spaghettoni Vongole(HK$178)亦可額外追加北海道海膽(另加HK$98),讓鮮味昇華。

這並非你平時吃到的、以番茄肉醬為主的傳統千層麵。
北海道三文魚菠菜千層麵Lasagna Verde(HK$178),以菠菜汁製作綠色的麵皮,層層疊起,中間夾著來自北海道的鮮嫩三文魚和炒香的蘑菇。醬汁的基底,則巧妙地用上了帶有微甜米香的西京味噌蛋黃醬,取代了傳統的白汁(Béchamel)。整道菜口感綿滑,味道濃郁,但因為有了味噌的點綴,吃起來卻比傳統千層麵更為輕盈,充滿了日式洋食的獨特風味。

前菜方面也一樣出色,炙燒赤身吞拿魚Akami Tuna Tataki(HK$158)展現了日式料理手法的精準。
吞拿魚的赤身(Akami)部位脂肪較少,肉味濃郁。主廚將其外層輕輕炙燒,做成半生熟的Tataki狀態,鎖住肉汁的同時,也帶來了焦香的層次。配搭的醬汁是這道菜的靈魂:香脆的西西里開心果碎、帶有煙燻辣勁的卡拉布里亞辣椒(Calabrian Chili),以及一抹清新的橙香,味道的對比強烈而和諧,令人印象深刻。

鹿兒島醃漬油甘魚刺身Kagoshima Hiramasa Crudo(HK$148),選用來自鹿兒島、肉質肥美的油甘魚(Hiramasa),以意式生醃(Crudo)的方式處理,更能突顯其原始的甘甜與豐腴油香。主廚配上清新的檸檬油與帶有微涼氣息的薄荷,恰到好處地平衡了魚油的豐腴感,讓整道菜吃起來清爽宜人。

沖繩紫菜炸意式小泡芙Okinawan Seaweed Zeppole(HK$108)是意大利街頭小食Zeppole的變奏,主廚巧妙地將沖繩水雲揉入麵團之中,炸成一個個金黃酥脆、內裡卻極其輕盈蓬鬆的小泡芙。紫菜的鹹鮮與麵粉的香甜互相輝映,面層再大方地刨上巴馬臣芝士(Parmigiano Reggiano),濃郁的芝士香氣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是一道佐酒或作開場小食的絕佳選擇。
Zozzona [網上訂座]
地址:尖沙咀山林道29-31號地舖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 下午5時至晚上10時(星期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