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低迷 航空股乘勢再次起飛?

- 29 Apr 2020
紐約5月期油合約一度驚見負值,雖然目前已經有所反彈,但國際原油供求失衡的問題,短線難以得到解決。燃油成本,為航空公司營運成本的重要一環。如此同時,面對新冠肺炎肆虐,多國實施封城或禁飛等隔離措施,航空需求大受打撃。那麼,國際油價大跌,能否此消彼長,帶動航空股低位回升?

燃油成本佔營運開支3成
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最大的運營成本。以2019年度為例,國航(753)、東航(670)和南航(1055),飛機燃油成本分別為359.65億元人民幣、341.91億元人民幣和428.14億元人民幣,分別佔各自營運支出的28.6%、28.9%和28.8%。
至於國泰(293)的燃油(包括對沖虧損) 成本,2019年度為298.12億港元,佔營業開支28%。其餘的經營費用,包括起降及停機費用、員工薪酬,以及折舊和攤銷等成本。總括而言,燃油費用佔航空公司的營運開支大約3成。

左右盈利表現的因素
國際油價走向,對航空股相當敏感,但並非左右業績的唯一因素。真正左右航空公司的利潤,取決於如何平衡收支。事實上,即使過往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亦有航空公司盈利表現錄得佳績。
另外,對於內地航空公司,人民幣走向亦會左右盈利表現,主要由於內地航空公司的銀行及其他貸款以外幣為單位,主要以美元為主,其他亦有歐元和日元,因此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或貶值,將為集團帶來滙兌收益或虧損,導致集團的增加或減少。

燃油對冲 是好是壞?
市場上有不少期貨和衍生工具,讓航空公司對沖油價變動的風險,從而控制燃油成本。不過,對沖本身並非毫無風險,使用不當可能會弄巧反拙。國泰航空在2015年至2017年錄得巨額燃油對沖虧蝕,三個財政年度合計超過200億港元,令集團在2016年和2017年均錄得虧損。2019年度,集團的燃油對沖虧損降至1.01億港元。
國泰最新在業績披露,2020年首三季燃油對沖比率達40%,第四季約35%;國泰今年相關對沖合約,對應油價水平達介乎61美集團重申,公司目前燃油對沖政策為最多只訂未來2年合約,對沖比率不高於50%。值得一提,國泰燃油對沖所用的標準不是紐約期油(WTI),而是布蘭特期油,後者價格走勢相對穩定。

客運需求何時恢復?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旅客出行需求急劇下滑,航空市場可謂進入「冰封時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期,今年第二季全球航空旅行減少7成,並表示航空業270萬個直接工作崗位中,約有三分之一已經流失或被迫休假。

航空客運需求復甦,將取決於各國疫情的防控措施,待航班逐步回升,航空公司才能走出困境。預期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的航空需求將逐步改善,惟國際業務表現有機會持續疲弱。目前航空公司為求自保,利用「客改貨」航班,提供額外貨運力,亦協助輸送應急醫療設備和救援物資。另外,上市的航空公司每月發佈的營運數據,投資者可多加留意,進一步了解業務情況。
Trury Wong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